[转载]历史文化之旅-西安游•序+钟鼓楼篇
(2013-09-21 23:56:34)
标签:
转载 |
分类: 蜗牛牵我去旅行 |
历史文化之旅-西安游·序+钟鼓楼篇
飞机起飞了!古城西安,我们来了!
由于要经停张家界,得以在空中俯视整个张家界。从标志性的岩溶地貌的群山中缓缓穿行,俯瞰群山,美景尽收眼底,盘山公路蜿蜒而上,梯田层层叠叠,一条玉带般的河流在群山中穿梭,这个也是我家乡石门县的母亲河-澧水。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在这里开一条空中旅游线路呢,一定大受欢迎!
在候机大厅内遥望举世闻名的天门洞
===lw_pic_up_sina===1379502994.2966
时间过得"飞"快,不一会儿飞机就开始下降了。西安的天气很晴朗,从天空往下望,一条奔流不息的泥黄色的大河映入眼帘,这就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了。渭河是『八水绕长安』里面最大的河流,在很久以前是条很干净的河流,但在千百年来人类不停的折腾之下,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终于造成了今天如此浑浊的渭河。
掠过滚滚东去的渭河,飞机终于降落在咸阳机场,心里一阵阵的悸动,阔别了十五年的西安城,我终于再次踏上了这片土地,虽然分别的时间太久,我总归还是回来了!
从机场大巴上下来,东道主-元宝一家三口早就在烈日下等候多时了!小伙伴见面了,热闹劲儿一下子又沸腾起来!元宝爸妈则忙着带我们去酒店入住。酒店位置极佳,正好在钟楼和鼓楼之间,可以说绝对是西安的城中心了!回民小吃一条街就在不远,背面就是民生百货,斜对面还有开元商城。吃完就可以去逛街,简直就是吃货们的天堂啊!
看着元宝爸抱着预先准备好的宁夏石头瓜(请记住这些西瓜,后面它还会继续抢镜),又想起那年夏夜,学校门口全班二十多人一字排开啃西瓜的场景。亲爱的兄弟姐妹们,你们都还好吗?
随着各自从老家过来的若涵、逗逗、NEMO等陆续汇合,酒店开始进一步热闹起来!常委们开始八卦,小朋友不停穿来穿去。这不,刚从兰州赶过来的葫芦娃NEMO就忙着给各位小草籽儿们派礼物了,人手一个金刚葫芦^_^
傍晚的时候,老同学接我去聚会,这个是此次文化之旅的支线,就不浪费大家的时间了。
第二天一大早,同若涵一家出门,去逛昨晚由于同学聚会而未能成行的回民小吃一条街。从酒店出发,发现这些准备拆除的旧建筑,看来这些年西安一直没有停过改造的脚步啊。
来到小吃街,天上开始飘着蒙蒙细雨,咦!这家店门口怎么这般热闹啊?走近一看,原来是电视台在采访。谁说西安人不爱起早的,人家电视台这么早都开始采访了!
两个小朋友也很兴奋,钻来钻去的看别人拍电视,偶尔还跑到镜头的前面去秀一下,希望能在电视里面留下映像。
一身民族服装,侃侃而谈的老板
小吃街果然名不虚传,品种花样繁多,各种香味直往鼻子里面钻,让人流连忘返!服务态度尚有所欠缺,点份炒粉,居然坚决不肯多给一个勺子^_^
这个标志性的招牌字,有谁能写出来?
品尝了几个灌汤包子,在巷子里闲逛,喜欢这种细雨飘过脸上的感觉。
离集合的时间尚早,往前就是民生百货,民生百货也是我上学的时候进城必去的地方之一,但貌似还没有到营业时间,门口已有不少人在等待了。
门口的蜡像展示
乔帮主再生
由于对逛街兴趣不大,在两个小家伙的强烈要求下,我带着他们两个先回酒店了,在回酒店的路上,我终于看到了找寻已久的煎饼果子,毫不犹豫打包了两个。
回到酒店,小朋友开始忙活游戏,我一边收拾着心情,一边收拾着行李,准备着接下来元宝爸妈精心策划的终南山之旅!
文化小知识:鼓楼
钟鼓楼是西安城的中心,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相比于钟楼的"霸道",我更喜欢鼓楼的蓄势待发。
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比钟楼的建造还早4年,主持建造者是明代开国上将耿炳文。耿炳文因善守闻名天下,也因不善攻对政权无威胁而躲过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对开国功臣的诛杀。这样的一位人物修建的鼓楼自然是崇峻威武,稳重如山了!
顾名思义,鼓楼就是击鼓所在地。古时没有时钟,计时仪器也不直观,大城市都是用钟鼓来报时。暮鼓晨钟,这个成语来自于佛教,钟鼓楼的建造也许是出于佛家的影响。鼓楼的大鼓原物早已损毁,现物是1996年重制的,鼓皮是整张牛皮制成,重1.5吨,鼓腹直径3.48米,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鼓。
鼓楼南北侧各有一副巨匾,南侧匾为『文武盛地』,北侧匾为『声闻于天』,『文武盛地』威武霸气,『声闻于天』气贯长虹,两匾均为长8米,宽3.6米,与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齐名。原匾额毁于文革大火,现挂的匾额是之后西安市政府修复的,除了材料采用了新型轻质材料之外,其余制作工艺,字样形式大小等与原物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