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是小逗逗
我是小逗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870
  • 关注人气:19,6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得失之间,患得患失

(2013-03-27 14:19:39)
标签:

得失

长辈

在一起

性质

只有

分类: 随言乱语

    多年前听过这样一个比方:若要形容读一本好书的过程,那就是先看到沙漠,然后自以为有蜃楼,甚至都不想是否真的有一片绿洲存在。
    最近在跟风读木心,又重新找回了上述的这种痴迷感觉,很感谢陈丹青,让我读到了木心。
    读木心的书时,不由自主会去好奇他的身世,会去想,怎样的家庭背景下,才能走出这样一个游走于时代之外的木心。
    在陈丹青眼中,木心是一个无解的谜。
    我不死心,于是,一本一本读下去,木心的母亲从木心的文字中鲜活起来。

    《战后嘉年华》一文中,一九四三年,木心独身在杭州求学,脱去长袍大褂,换上藏青哔叽学生装,主攻油画,被某长辈讥评:华而不实。
    尔后,木心母亲来杭州办事,木心便趁势问了那讥评的来源,母亲笑道:“真的华而不实倒先得一‘华’,再要得‘实’也就不难,从‘华’变过来的‘实’,才是真‘实’,你姐夫,实而不华,再说也华不起来,从前你父亲是正当由华转实,无奈去世了,否则我们这个家庭也不致如此,我是说,你要‘华’,可以,得要真华,浮华可不是华…
    这一番关于“华而不实”的高论,让我怔怔了老半天,这份远见及胸襟,满心的敬重油然而生。

 

    后,又读到《童年随之而去》。
    木心随母亲和一大串姑妈舅妈姨妈上摩安山去做佛事,老法师赠他一只名窑的小盂,青蓝得十分可爱,木心十分爱惜,每日用毕之后,洗净藏好,偏偏回程那天,清晨赶路匆忙,忘了带上,在船要起篙的当儿,才突然想起,接下来的事情是这样的:
    ……
  “碗!”
  “什么?”母亲不知所云。
  “那饭碗,越窑碗。”
  “你放在哪里?”
  “枕头边!”
  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办法是那东西到了我手上。
    “回去可以买,同样的!”
  “买不到!不会一样的。”我似乎非常清楚那碗是有一无二。
  “怎么办呢,再上去拿。”母亲的意思是:难道不开船,派人登山去庵中索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
  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
  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
  杜鹃花,山里叫“映山红”,是红的多,也有白的,开得正盛。摘一朵,吮吸,有蜜汁沁舌——我就这样动作着。
  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有的开了和尚所赐的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摇摇手。这河滩有的是好玩的东西,五色小石卵,黛绿的螺蛳,青灰而透明的小虾……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鹧鸪在远处一声声叫。夜里下过雨。
  是那年轻的船夫的嗓音——来啰……来啰……可是不见人影。
  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两手空空地奔近来,我感到不祥——碗没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
 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碗,棉纸湿了破了,他脸上倒没有汗——我双手接过,谢了他。捧着,走过跳板……
 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
  河面渐宽,山也平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
 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来,可以泼得远些——一脱手,碗飞掉了!
  那碗在急旋中平平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氽着,向船后渐远渐远……
  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
  母亲出舱来,端着一碟印糕艾饺。
  我告诉了她。
   “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
  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怕的预言,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碗,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那时,那浮氽的碗,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不同的时空中,在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里,都会发生,可过程和结果,却是不尽相同的。同为母亲,当我在那样看似代价很高的“付出”之后,是否能如此坦然的接受转眼间碗被孩子掉入水中的戏剧般的事实?
    我问了自己,我肯定做不到,因为我把“得”和“失”都看得很重。
    于是,木心母亲很轻很轻的那句话,在阖上书的那一刻,也走进了我的心里。

 

    近很少写逗逗,因为总不知道该从哪说起。孩子成长的速度很快,在陪伴她的过程中,我自身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显山露水,挫败感时不时地来登门造访,而且暗自心惊的是,在得与失之间,我经常找不到准确的定位。

    前几天,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常对着孩子发火,而每次河东狮吼后又后悔无比,然后自己给自己找理由,把恶劣行为的根源归罪于经前狂躁期。
    昨晚,又是控制不住的无名火起,原本快乐的睡前阅读结局变得无比糟糕,逗逗在黑暗中啜泣着入睡。起因其实很小,某个常见的字,逗逗至少遇过它一百次却都还是不认得,我的理智告诉我没关系,可我的行为却是:把书啪的用力合上,起身,关灯,头也不回丢下两个字:“睡觉!”——我处理问题的方式让自己都感到很绝望。

 

    明白我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幼小衔接带来的焦虑症状,原来我也没能逃过。幼年的木心不小心滑入江中的那浮氽的碗,若隐若现浮在我心上。
    于是我鼓起勇气坦诚我的内心——对面坐着的是逗爸,我的话断断续续,一字一字艰难的往外蹦:
    “……我担心她上小学后跟不上会被打击,会没有自信心。”
    “我知道我太着急了,我也担心我的做法会给她留下心理阴影……”
    ……某天放学的路上,忘了是为了一个什么问题,好像是5+8等于几?她怎么都答不出来,于是毫不留情地把她狠批了一顿。逗逗一直没吭声,待我训完之后她走上前来:“妈妈,我自己拿书袋吧,谢谢。”——当时她是自己背书包,我帮忙提书袋。

    把我手中的书袋接过去之后,她加快几步走到我前面,一直不回头。进了小区,遇到清洁工阿姨,遇到保安叔叔,她大声打招呼:“阿姨好!”“叔叔好!”脆生生的声音却明显听得出几分硬生生。

    我看着前面那个小小的背影,直挺挺却又邦邦硬,似乎在努力证明着什么,维系着什么,倾诉着什么。

    那时那景,确有一种震撼从心底升起,让我不敢漠视眼前这个小小的人,我明白我是伤害到她了。我急步走上前,揽住那小小的肩头,低声说:“对不起,妈妈错了,应该好好跟你说。”

    “哇……”没有任何预兆的,逗逗顿时哭得石破天惊,上气不接下气,边哭边说,断断续续的:“妈妈,你知道吗?我的心里……好难受啊。”

    ……

 

    时候,回忆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强忍着眼泪在眼眶内打转,我接着说,对面的逗爸接着听:

    “每次我发火后,我都能感觉到她会很努力想保全自己的自尊……这孩子特别敏感。”
    “我扪心自问,我没有对她造成什么伤害,最多是有委屈,不构成硬伤。可接下来会怎样,我却没有自信……”

    “我到底是在担心什么?我自己也说不清……”

 

    你担心她会落后,上小学后学习跟不上,会不如别人,会没有别的孩子跑得快,这样你会很没面子,因为她在大家眼中一直是个优秀的孩子。”沉默了很久的逗爸开了口。

    ——话虽不中听,却是事实。我默然,等着他继续说。

    “你想过吗?你到底希望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全才?”

    “你希望她既有自己的专长而其他方面又不落后于人,可你知道吗?这种想法很可怕,会毁了她。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孩子,接受水平,学习能力都是有区别的,不落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领先,要第一名。”

    “我们的孩子是一个资质平常的孩子,我因为这一点而欣喜,因为我完全不想她过于出类拔萃,过于出色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不会太快乐。”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要求她要在每种知识领域都要有均衡的收获,那就意味着她要把有限的精力平均分割,也意味着她没有更多的精力去钻研自己偏好的学科,而那样成长起来的最终也都是庸人。”

    ——我继续默然,字字句句敲打我心。

    让我最心惊的是,类似这些话语,我在前天接到好友深夜打来的关于孩子学习问题的求救电话时也曾侃侃而谈过,可为什么到了自己身上,就执迷不悟了呢?

    说到底,还是看不清得和失,也放不下。

    要放下,谈何容易。

    这一路上,弯道曲折,障碍重重,一不小心,你就会迷失了方向。

    庆幸的是,这一路上,一直有反思,有倾诉,一直有人和你交心,和你并肩站在一起。

 

    睡前的那一刻,我的心里清清朗朗;那一觉,也睡得特别踏实。昨晚,似乎有了里程碑性质。我想我会开始真正愿意放下一些东西,至少,学着放下。

    木心先生的母亲,呵护的是他健全的人格,成就的是他在遭遇时势大变时能不随波逐流,遵循自己的内心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而逗逗,很幸运她有一个好父亲。

    日后待她长大成人后,若读到她老妈这段不知所云的文字时,希望是嘴角上扬且面带微笑的。

 

在得失之间,患得患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