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爱上阅读 |
出 版 社:21世纪出版社
李子花、樱花、梨花、开心果花……
春天来了,
巴格曼村开满了花。
夏天来了,
听微风轻摇果实的声音,
村里人忙碌起来,全家一起,
从枝头摘下硕大的杏子、李子和樱桃。
收获果实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
李子熟了吗?鸭梨熟了吗?红溜溜的是樱桃。
摘了吗?吃了吗?没吃落了吗?——
小男孩亚默和哥哥哈伦比比赛摘李子,
摘了满满一篮子。
村子里充满甜甜的果香。
……
这么漂亮的羊,
村里谁家都没有!
这年冬天,
巴格曼村被战火侵袭。
如今,已经不存在了。
出 版 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欧先生继续出现在广场中央,大提琴变成了小口琴。
那轻轻的口琴声又忧伤又好听,比之前大提琴厚重的音色很不一样。
“还是巴赫的曲子,毫无疑问,”妈妈说。
这琴声让我们感到快乐。
还有,那个吹口琴的人,他的勇气让我们不再那么害怕了。
……
附注:
欧先生的原型是大提琴家韦德兰•斯梅洛维奇,1992年的波斯尼亚战争中,大提琴家斯梅洛维奇在萨拉热窝街头上,顶着炮火连续演奏了22天之久。
韦德兰•斯梅洛维奇(Vedran
Smajlović,1956年11月11日-)以“萨拉热窝的大提琴家”之名而闻名,他是一位波斯尼亚音乐家,前萨拉热窝弦乐四重奏的大提琴手。
波斯尼亚战争爆发后,斯梅洛维奇和萨拉热窝其他的居民一样,困于萨拉热窝围城战役(1992年3月1日-1996年2月29日)之中,面临食物和水短缺,还有枪战和炮弹轰炸的生活。
1992年5月27日,维斯米其纳广场遭受到迫击炮攻击,一群在广场上排队买面包的百姓受到波及,这场攻击中,有22人死亡,七十多人受伤。斯梅洛维奇为了悼念死去的22人,便在事发地点连续22天演奏大提琴,演奏的曲目为阿比诺尼的G小调慢板。此举受到全世界的注目。
作曲家大卫•怀尔德(David
Wilde)因此创作了“萨拉热窝的大提琴家”这首大提琴曲子,此曲亦收录在马友友的专辑中。受到斯梅洛维奇启发的创作还包括了民谣歌手约翰•麦克卡森(John
McCutcheon)的“在萨拉热窝街上”、加拿大作家伊丽莎白•威尔本(Elizabeth
Wellburn)的童书“来自广场的回声”,还有亦为加拿大作家史帝芬•盖洛威(Steven
Galloway)以斯梅洛维奇的行动,写成了小说“萨拉热窝的大提琴家”,为2008年加拿大的畅销书。
斯梅洛维奇在围城战中,亦免费在数场丧礼上,冒着可能被攻击的危险进行演奏。
斯梅洛维奇于1993年年底,被安排离开萨拉热窝,之后他仍继续参与多场音乐表演,和作曲工作。
他现居于北爱尔兰的Warrenpoint。
让我们一起祈祷世界和平。
我个人认为这是关于战争题材的最经典的绘本,被评价为“一本让人看过之后会战栗、连心都会哭泣的绘本”。
本书的绘者罗伯特·英诺森提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插画家之一。《铁丝网上的小花》历经多年创作,在英诺森提42岁时才出版,即是他的第一本绘本作品,据说内容是源自他自己在战争年代的童年经历。绘本出版之后立刻技惊国际,创造绘本又一高峰。
英诺森提还为《灰姑娘》、《木偶奇遇记》等经典童话重新创作插画,德芭店内还有他的《圣诞颂歌》和《最后的圣地》,大家有兴趣不妨拿来对比一下他各个时期的作品。
我认为,英诺森提的作品是将图画与文字艺术的完美结合,细节丰富且蕴藏关键,是他作品的一大特色。
至于《铁丝网上的小花》这本书,我想,还是大家亲自去读一读吧。
《爷爷的墙》
在9月之书《爷爷的天使》讨论中也提到过这本绘本。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本反战的绘本。
书从一个孩子的视角审视了一番战争带来的悲情,描述了战争伤亡给其亲人带去的伤痛。
翻着这本灰色调的书,仿佛自己也触摸到了“爷爷的墙”,那么沉重,那么冰冷。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文字作者伊夫·邦廷和其绘者罗纳德·希姆勒合作的另外二本绘本《小鲁的池塘》和《开往远方的列车》都可以在德芭店内找到,是与《爷爷的墙》有较大不同的作品,不过都可以大致概括为是一种在逆境中充满希望的感觉,有兴趣不妨一看。
《凯琪的包裹》
这是一本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绘本,讲述的是二战之后,欧洲在遭遇战争重创、资源匮乏、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得到来自美国善良的民众帮助并度过难关的故事。
凯琪的包裹由小变大,凯琪把包裹分享给家人、四邻渐渐分享给更多的人,与其说这是本关于战争的绘本,不如说是本关于“爱心”的绘本。爱心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绘本的最后我们看见,人与人之间的爱像郁金香般绽放。
《村里来了马戏团》
“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里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献给每一位珍爱和平的人
阿富汗美丽的巴格曼村,遍野果香。小男孩亚默和爸爸去镇上卖水果,还用卖水果的钱,买了一只小白羊。他们的生活宁静祥和,可是……《村里来了马戏团》曾获1996年度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富士电视奖”。从东京出发,循着一只大鸟飞翔的轨迹,沿着北纬36度线展开一段美妙的旅程……创新的视角、柔美的画风和凝练的语言,展现出北纬36度线上的多样风情。
顺便介绍一下作者小林丰:
主要作品有散文《为何战争无法结束——我在阿富汗的所见所闻》、绘本《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获1996年度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富士电视奖”)、《村里来了马戏团》(入选1997年度“青少年读后感全国竞赛课题图书”)、《重返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北纬36度线》、《街道——我们的一天》、《小山》、《我的查潘达兹》、“我和弟弟一起走”系列和《樱花之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