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逗现在4岁半,如期走入了她的识字敏感期,最初症状是对同音字的兴趣非常浓厚,总是缠着我问很多读起来相同或相似的字,比如:玩具的玩是不是完蛋的完?画画的画和说话的话是不是同一个字?……还有一个乐趣就是满大街的找她已认识的那几个字,其实刚开始只是四个字而已:大、小、口、王。但是她能从很多字里面找出这几个字,比如她看到“新”字,就会发现“新”字的左下角藏着一个“小”字,然后为自己的这个发现兴奋不已。
对于识字,我一直以来坚持的观点就是顺其自然,绝不强逼。我相信阅读的力量,特别是孩子在绘本的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一定的对图画的理解能力,我可以预见孩子对汉字的接受过程会有很多惊喜,因为汉字本身就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最博大精深的文化,汉字并不是工具,每个汉字,都是一个画面,亦是一个故事,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做到不功利,孩子认字的过程会像她看书听故事一样,会很愉快。而且这种接受的方式也将让她今后对汉字文化产生浓浓的兴趣。
逗逗进入识字敏感期的同时,逗妈也在给自己补课。其中收获最大的就是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非常感谢张大春先生,这本书,让我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态重新去感受汉字的魅力,阿城在这本书的序读中说:这是一本有体温的书。对于这句话我非常认同。准确地说,《认得几个字》并不是教孩子认字的书,而是一本通过张大春先生教张容和张易认字的过程,让读者和两个孩子一起去感受这个地球上古老文化的魅力所在。
我爱不释手的读了好几遍,以至于逗逗也好奇不已,随手抽出几个小故事给她听,其中有一个张容对爸爸描述他梦里掉牙的故事,逗逗笑得前俯后仰,一次两次三次地要我读给她听,而且在逗爸回家时,眉飞色舞地复述给他听。后来我去厨房准备晚饭,逗逗就一个人捧着这本字书翻来覆去地看,突然发出一声怪叫,她指着书中的一个繁体字很激动地对逗爸说:“爸爸爸爸!我知道这是什么字!”
逗爸凑近一看,是“揍”字的象形字。
逗逗继续很激动:“这肯定是一个‘打’字!”
逗爸有点惊讶,问“为什么呢?”
逗逗振振有词,指着书上的象形字说:“你看你看,这两个小朋友被爸爸妈妈吊在衣架上打呢!他们好可怜啊!”

逗逗的这个解读不但给我们带来整晚的好心情,而且还让我深受启发,我指着《认得几个字》封面上的象形字给逗逗认,问是什么字,居然八九不离十,基本都答对了。

孩子对于象形字的认识能力让我欣喜不已,也让我明白了一些,在逗逗认字的过程中,我可以做些什么。
我开始给逗逗设计一些很轻松的认字游戏。
比如“上”和“下”,这两个字从字面上非常好理解,在此基础上,我增加了一个“卡”字的认识,我的解释是:“上”和“下”共用了那一条横线,结果它们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被卡住了:)逗逗连连点头,晚上读《不不园》,其中有一个画面:阿茂吃得太饱,被黑色山上的树枝给卡住了肚子,怎么都挣脱不了。逗逗开心的大笑:妈妈,阿茂就是被卡住了!我认识那个“卡”字!
我使用简单的汉字来编故事帮助她加以理解,比如一些相关联的字:口、吕、回、品、日、目、田……

我画给逗逗看的“日”和“目”的象形字演变过程
这样认字的过程非常有趣,逗逗常常为某个发现哈哈大笑,比如:鸟、乌。鸟字的象形字非常生动,孩子一眼就能认出来,再到“乌”字,有一个很有趣的字面解释:因为乌鸦浑身黑乎乎,所以从远处看去,根本就找不到它的眼睛。所以“乌”字就是拿掉了眼睛的“鸟”字。
从“乌”字,我们又到了“马”字,从“马”字,又延伸到了“妈”字。 
右下角的小人很可爱,是逗逗根据“心”字演变出来的一个笑脸娃娃
还有“爸”字,刚开始逗逗只认识上面的“父”字,对于下面的“巴”字很难理解。“巴”字从字面上来理解确实有点抽象,不好解释,但是对于爱阅读的孩子来说,真的一点都不难。
我先教会她“巴”字的读音,然后在纸上写下“巴巴爸爸”四个大字,鼓励她大声读出来。一读完,逗逗就已经雀跃起来,这就是她最喜欢的巴巴爸爸啊!哈哈。

紧接着,她还发现了“巴”字的下半部分可以演变成一个“心”字!
逗逗对于自己名字中的“玥”字不甚理解,但是对于“月”字,确实印象深刻,她对“月”字的理解就是从象形字来的,以至于她现在写自己的名字时,都会出现一个很可爱的小月亮。
昨晚将“月亮”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给她认,刚读出“亮”的音,逗逗就很开心的笑道:“妈妈!我知道,这个月亮的亮肯定也就是漂亮的亮字!”
我问:为什么呀?
她指着“亮”字的下面说:你看,多美丽的裙子啊!所以很漂亮!

认识“木”字的时候,就顺带着写出了“林”字,我是这样给逗逗解释的:“古话说独木不成林,所以,两棵树以上才能称之为小树林,这就是‘林’字。”
逗逗听到这里很兴奋:妈妈!我想起那个雨伞的谜语了,里面有一句话是:独木造高楼!!
由“林”字再到“森”字就很好过渡了,小朋友都知道森林比树林大嘛:)
逗逗很喜欢我这样带她去识字,主动提出:“妈妈,你可以每天晚上教我认5个小时的字吗?”我回到:“认识5个字就不错了:)”
而我也注意到,逗逗在对汉字产生了很大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却也并没有剥夺她对绘本画面的关注,这是一个让我欣喜的发现。
以上写的就是这段时间陪着逗逗慢慢认字的愉快经历,希望这种愉快会一直延续下去,这里要提醒我自己的就是:不要急切,孩子以后学习汉字的时间非常漫长,我在目前能帮她做的就是培养她对汉字的学习兴趣,我想,兴趣才是她终身的老师。
下面说说手头的一些书,关于认字的:
很久以前跟风团来的,屯了至少一年半吧
事实证明,好书就应该屯,特别是这种貌似已经绝版的书:)
这本书的优点是系统介绍了汉字的前世今生
缺点是关于文字的叙述,有点太罗嗦:)
这本相对上面那一套而言,简单明了
但是点评不够深入,浅尝辄止,个别字存在歧义
正好和上面那一套互补一下。

四五快读
这书我要多说几句。
四五快读,顾名思义就是:四五岁就快速进入自主阅读
在逗逗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抗拒功利的填鸭式灌输,而四五快读恰恰属于典型的填鸭式灌输。
我下单买这本书时,说服自己的理由是:我需要找到一些最基本的常用汉字表,这本书的识字卡正好填了这个空。
但是拿到书的时候,翻开一读,浓浓的功利味道顿时扑面而来,很纯粹的为了识字而识字,让我很有些后悔掏出去的钞票。特别是书中提到的怎样教正在学讲话的婴儿和已经会说话的婴幼儿识字,里面举了很多种教学方法,我一条一条看过去,并回想起逗逗牙牙学语的时候,我很难理解,一个几乎没有任何生活体验的孩子是怎样把这些抽象的符号给印在心坎上的。
这书的识字卡目前还是派上了用场的,我用识字卡中列举到的字,结合我的解读和延伸,带逗逗慢慢去领悟去体会,至于书中怎样才能追求高效认字的种种奇法妙计,我就直接忽略了。
今天把它写出来,是希望有经验的同龄妈妈们讨论讨论,是不是会有更好的常用汉字学习表可以推荐呢?怎样陪伴孩子识字,这个话题我很期待大家多聊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