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幼年伙伴过来办事,我硬是死乞白赖的不让她回家,一定要求在我家留宿一晚,并保证一大早送她去赶7点钟的客车。——寂寞的人就这么可怜,5555。
从年少不更事到为人妻为人母,一转眼20多年了。我们先冲到电影院看了一场《80后》——貌似演的就是70后,然后就蜷在我家沙发上聊啊聊,往事幕幕如云烟,聊的太开心,结果半夜2点还兴奋的睡不着,早上6点半时爬起来的那个精神恍惚啊。。。。。。。送完好友回到家突然想起来,昨晚一个电话都没接到,不管是逗爸的,还是王逗逗的,当然,俺也很有骨气的一个电话都没打出去。哼哼,其实这世界谁少了谁还不是一样过?放心!天塌不下来!
说到王逗逗,就会想起昨天中午和她那段有意思的通话:
……
“妈妈,那套卡梅利多是我的还是莹莹姐姐的?”
电话里她突然提到的问题让我怔了一下。她和爷爷奶奶出发去上海前,我买了些书托爷爷带去送给莹莹,似乎觉得意犹未尽转身又到逗逗书架上取了一套《不一样的卡梅拉》,也塞到爷爷箱子里去了。现在回想起来,逗妈当时的行为确实有欠考虑,因为没有经过王逗逗的允许,她不知道我干了这事。
我急急为自己辩解:“对不起啊,这套书是你的,妈妈拿的时候没有经过你的允许,妈妈向你道歉。妈妈是想,你那么喜欢卡梅利多,莹莹姐姐应该也很喜欢,你们一起看书的时候该是多么的开心。但是下次妈妈不会这样做了,妈妈答应买一套新的卡梅利多送给你好吗?”
我说的这一大堆似乎得到了电话那头的谅解:“好的,妈妈。”似乎欲言又止,顿了一下又听到逗逗说:“妈妈,我很喜欢卡梅利多,莹莹姐姐也喜欢。”
——“是的,妈妈也喜欢。”
“你应该买一套新的送给莹莹姐姐。”
——“好的,妈妈记住了。”
逗逗接着又说:“妈妈,莹莹姐姐愿意把她最喜欢的东西送给我,我也愿意把我最喜欢的东西送给她。”
逗妈听到这话,私心里窃喜:不错不错,看来想通了,赶紧回到:“你们是好朋友,互相分享很快乐,对吗?”
哪知道王逗逗又丢出一句:“但是莹莹姐姐是自己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我,我也是想要自己送的。”
听到这里算是明白了,小家伙努力向我表述的仍然是一种谴责:妈妈,我不是不愿意和姐姐分享我最喜欢的东西,但是,你没有经过我允许,就把我的书带来上海送给姐姐,你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逗妈这属于典型的做了好事不讨好——但是没得讲,王逗逗批评的对。
搁下电话后心中有万分感慨,这个被你天天呵护着的小人儿,她就这样悄然的长大了。
她用她的思想在向你宣言:我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请尊重我。
逗妈忍不住想酸一下:
孩子,在妈妈眼中,不管是1岁还是10岁抑或是20岁,你都是我的孩子。
妈妈在欣喜你的身高突破90又突破100的同时,却忽略了你的内心的成长速度,谢谢你用你的语言让妈妈明白了,从蹒跚学步到奔跑跳跃,你终将羽翼丰满,你要用自己的小手去触摸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广袤。
妈妈在亦步亦稳呵护着你不放手的同时,却忘记了,妈妈也曾经拥抱了整个世界,妈妈的身后一样有温柔关切的凝视。
孩子,谢谢你的提醒,在陪伴你成长的过程中,妈妈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其中有一门最重要的课程,就是学会怎样一步一步的放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