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五那天去学校拿被子回家换洗,一进门就看到林老师的办公室里围满了小朋友。桌上凳子上都是一大堆的蚕宝宝,一大堆的桑叶,另外还有一大堆的盒子
。这是干嘛呀?我很好奇的凑过去,林老师百忙之中抬起头说:“你家闺女已经领走了!”
然后再打听,得知:林老师家的乐子豪小朋友,以蚕养蚕,居然孵化出了一千多只!林老师大呼吃不消,所以见人就送,估计整个幼儿园里想养蚕的小朋友都分到了。
至于王逗逗为什么举手要养蚕的原因还有待细究,但是基本可以明确的就是王逗逗属于典型的跟风派,看到大家要,她也不肯放弃。

果然,不出逗妈所料。
搞不清这到底是王逗逗的蚕宝宝,还是逗奶奶的蚕宝宝了。
自打王逗逗以令人心惊胆战的姿势一摇三摆的把蚕宝宝们抱回家之后,就再也没打正眼瞧过几下。不过蚕宝宝仍然是幸福的蚕宝宝,自打进了家门,便得到了逗奶奶最悉心的照顾,每天早晚各一次的喂食,喂之前还把桑叶细细的擦了又擦,怕极了蚕宝宝们会不小心吃坏了肚子。每天清晨小心清理盒中的蚕粪,并细心收藏着,据说是很好的中药,有明目功效,具体怎么用我没细打听。
偶尔逗妈看不过意了,特意当王逗逗的面提起她的蚕宝宝,王逗逗才大呼小叫地来一句:“噢!忘记了!忘记了!”迅速打开盒盖,以“众爱卿平身”的姿势匆匆俯视一眼,又迅速盖上盒盖,完成任务!
这个完全不懂怎么照顾小生命的王逗逗,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
但这句话你要当着她的面说,她铁定不乐意了。
因为蚕宝宝到家的第二天清晨,她从床上爬起来,脸也没洗牙也不刷,蓬头垢面的就冲到活动室里要给蚕宝宝做一个温暖的家,连尿都顾不上去拉了!
她问我要了三种颜色的及时贴:棕色、橘色、蓝色。
理由是:我觉得这三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很好看。

先折腾的是棕色,动手的时候像模像样的,嘴里还念念有词,当下逗妈觉得这小妞说不定今天会有啥绝世惊作要诞生,于是在一旁不敢打扰,静静等待。

剪出来的也不知道是啥,王逗逗“啪啪”两下就给贴到盒底去了。逗妈涎着脸试探着问:“这是不是杯子啊?”小艺术家抬头看我一眼,一脸的不屑:“这是电话,知道吗?电话!”
NND,难道是火星上用的电话?逗妈在心里也很不屑。

折腾完了棕色折腾橘色。
一张大大的橘色及时贴,她上来就是一剪刀咔嚓到底,然后绕着圈咔嚓咔嚓。

貌似大功告成?
王逗逗兴奋地大叫:妈妈,你看我剪得长不长?
——“长,很长!”
但逗妈真正关心的是王逗逗会怎么利用这个很长的东东来装饰蚕宝宝的家呢?——是不是当妈的都像我这么功利呢?反省一下。
还没等到我反省,王逗逗就以实际行动来鄙视我的内心了。
她把这个很长很长的东东宝贝似的藏在了藤椅后面最隐蔽的角落里,然后丢出一句:“这是我的宝贝,我要好好收藏起来!”
逗妈马上又转而担心那个角落里会不会还藏了棒棒糖和酸枣糕。
最后,轮到深蓝色。
这一次,王逗逗主动表示:“妈妈,我想把它做成蔚蓝的大海,让我的蚕宝宝在大海里!”
无奈逗妈的思维实有够老套,马上表示反对,摆出的理由是蚕不能在海里生活,还有若是把大海安排在盒内,那么蚕宝宝可能会把及时贴当桑叶啃了——智慧的妈妈们看到这里千万不要鄙视逗妈的现实和古板,话一说出口,俺就想到了郝广才的那句名言:大人出现,幻想结束。
王逗逗这次倒是表示理解和配合,然后决定把大海安排在盒盖的内侧,说这样蚕宝宝抬头就能看到大海了。
大功告成的蚕宝宝的家。
几天前看到一位妈妈推荐的绘本《天空在脚下》,好大气的书名,我也剽窃一下,给王逗逗的作品取个名字就叫《大海在头上》。
关于蚕宝宝,逗妈还有话要说。
虽然照顾蚕宝宝的任务奶奶一手包揽了过去,但是给蚕宝宝找口粮的任务就落在了逗妈身上。
周五带回家时,看到林老师给铺的一层厚厚的桑叶,少说也有6、7片大叶子吧,我还在心里划算了一下:嗯,看样子能吃个两三天不成问题。
哪知道第二天早上一起床,就发现盒内的桑叶只剩下了几根筋!当时心里的那个震撼啊!突然想起林老师说的一千多只蚕,那一晚上该啃掉多少桑叶啊?!看来俺还是严重缺乏概念。
逗妈立马行动,这边给林老师发信息,那边换衣出门找桑叶。出门前看了一下钟,六点半,而且外面细雨蒙蒙,我的找桑叶行动却是那样的义无反顾,忍不住叹一声:时隔20余年再遇蚕宝宝,逗妈的热情似乎不减当年。
林老师的电话很快就回过来了,回答问题的居然是专业养蚕户——乐子豪小朋友,哈哈!小专家说幼儿园附近就有桑叶树,但是已经被他家的一千多只蚕给啃食的差不多了。不过去勉强摘几片,临时应付应该没问题。
逗妈提着车钥匙下楼时心里还存着一线希望:说不定咱小区就有桑树呢。
转了一圈,大失所望。
那些平日里很是赏心悦目的花们草们似乎也不再那么可爱,一时之间,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比喻涌上心头,还真的是别有一番滋味。
只好去幼儿园找桑叶了,10分钟后到达目的地,确实如小专家所言,孤零零的就那么几片叶子在风中摇晃了。逗妈一片都不想放过的搜刮一番后,想起林老师在电话里补充的另一个隐蔽地点,说是在电力局的单位大院里,但是很不好找。
为了蚕宝宝,不好找也得找。
路盲逗妈围着电力局转悠了一大圈,最后锁定目标:后门边正在洗菜的一位大姐。满脸堆笑的上去套近乎;“大姐,早上好,我想问问这附近有桑叶树吗?”
“啥?!桑叶树?!”
我的提问让洗菜大姐突然紧张起来。她站起来在围裙上擦擦手,一脸的正经:“没有!没有!这周围都找不到的!”然后又补上一句:“我家也就这么点,还是为了孩子养蚕专门给种的!”洗菜大姐边说边用眼睛瞟她家门边的那一棵及膝高的小树苗。我定睛一看,果然是桑树,虽然个儿小,但是叶子却比幼儿园附近的那一棵肥大多了!明显是经过了重重保护的。
为了打消洗菜大姐的警惕,逗妈只好放弃回头走。虽然,真的是很眼馋很眼馋,但是君子不夺人之爱,无奈!一时间恨不得街两边所有的树都变成桑树。
周末回铅山,收集蚕宝宝的口粮也成了我的心病。还好善解人意的老同学到他单位里爬高爬低的给摘了一袋,不过眼看着这一袋也应付不了几天了,逗妈又有的愁了。看来还是得找林老师继续打听清楚那两棵隐蔽的大桑树才行,不然王逗逗从上海归来时,还得问我蚕茧在哪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