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姆用工荒

(2010-03-11 12:07:34)
标签:

共情

老妈

保姆

阿姨

节骨眼

珠海

育儿

分类: 随言乱语

   昨晚9点40分,正在办公室里焦头烂额加班着,电话响了,一看是老妈打来的,这个时间点打电话,肯定是有啥事让她老人家睡不好觉了。赶紧接通。果然,我们家的阿姨因家事可能要辞工,老妈很发愁昊昊谁来帮忙带的问题。
   说来也巧,昨天上午,好友在qq上跟我絮叨了许久,说的也是保姆突然因病请辞的事情。看来最近新闻曝光率极高的用工荒,从企业蔓延到了家庭。
   我们家阿姨本是我们的一个远亲,也是劳苦功高,带大了逗逗又接着带昊昊,转眼在我家做了3年了,一直以来都和我们相处的极好。所以老妈向来都特放心,哪知阿姨突然要辞工,而现在昊昊快周岁了,也正是最难带的时候。
   这个节骨眼上,孩子他妈自然也是最着急的人。果然,刚放下老妈的电话,老妹的电话就打进来了。向来当惯了甩手掌柜的老妹这次慌了神,在电话那头一筹莫展的问我怎么办。
   说实话,临时的对策我也没有,但是把王逗逗一路拉扯到现在,感触倒是良多。养孩子是一个长期工程,在孩子逐渐成长的不同阶段必然冒出层出不穷的新的烦恼。“痛并快乐着”则是这个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当家长的心态一定要好,有什么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又有什么坎是过不了的呢?
   老妹肯定要怨我在这节骨眼上还数落大道理,可我觉得人就得这样,精神食粮远比物质更重要。“心态决定状态”是我的信条。当意外突然出现的时候,先让自己稳住阵脚,静下心分析好利弊得失,然后再按自己的思路去实行。千万别像无头苍蝇似的,永远找不着北。
   在孩子未成年之前,能给他最大安全感的不是别人,而是父母。父母才是孩子的主心骨。当阿姨突然提出要走的时候,这个时候抓主意的人不应该是外婆也不应该是奶奶,而是我们自己。纵然我们有很多的理由:工作繁忙,没养育经验,等等。。。但是这些都不会掩盖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才是孩子最需要的人。
   不管是外公外婆,或是爷爷奶奶,他们若能帮我们担当起部分抚养孩子的责任,我们应该感恩。有老人们的帮助,我们确实轻松很多。很多时候,老妈就是我的主心骨。逗逗半岁的时候在珠海三天两头进医院,我能找到降压的最好办法就是打电话回家给她,对着话筒那边失声痛哭一场,似乎心情就缓解不少。现在想来我是自私的,我把我的痛苦转嫁给了妈妈,让她日夜担心着当时还远在珠海的这个小家。
   若长辈们因为自身各种原因没法帮助照看孩子,那么我们也无法埋怨。生儿方知父母恩,把我们拉扯到这么大,然后又操心我们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我们的辛苦相对于他们的付出,实在微不足道。父母的年龄目前都快到60岁了,这个时期也正是更年期症状的高峰期。我们更应多关心他们,在他们步入老年的时候,怎样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可以丰富多彩一点,或许才是我们更应该考虑的。
   另外,在阿姨执意要走的这个问题上,我是这样看待的。

   相处三年,阿姨的为人我们已经非常了解。她是一个没有主见的好人,丈夫和孩子是她生活的全部。所以当她觉得家里有事需要她的时候,她是一分钟都呆不住的。这也是人之常情。将心比心,在谁的心里,不是家庭最重要呢?念在她尽心尽意帮了我们家三年的份上,好聚好散。人都是念旧情的,说不定峰回路转,她的家事处理得很顺利,她还是会留下来帮我们的。
   至于接下来怎么办,我的意见是这样。若阿姨走了,还是继续要请人的。“现在的保姆就没什么好人。”诸如此类的观念千万要放下。人心本善。若先持着敌对的心态去怀疑别人,那么是很难请到好保姆的。
   在暂时还没找到合适保姆的时候,老妈必然是最辛苦的人。不仅是昊昊到了学走路的阶段,买菜烧饭,操持一家家务,还要操心外公外婆的身体健康及他们的日常家务都是老妈份内的事情。所以她的心态有些时候必然是会突然烦燥的,这时请多理解她。若能让她下午偶尔去打两圈麻将,还是有助于缓解她的焦急情绪的:))说着说着又兜回我奉若至宝的信条上,若我们的心态保持良好,状态上也积极主动,那么老妈也会受到这种快乐的感染,一家人就很容易把这个辛苦的阶段渡过去了。昊昊一天天在长大,那张憨憨的笑脸越来越可爱。已经在鹦鹉学舌的他马上就会给我们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了。
   想起最近很流行的育儿名语“共情”,我就对老妹有些抱歉,我经常是很难和她产生共情。在她遇到问题的时候,先不问青红皂白批评一番似乎成了我的习惯做法。所以就想到在这里罗罗嗦嗦一大篇,希望老妹能勉为其难和我共情一下:)老姐一定努力改正,与你同舟共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节日总结
后一篇:王逗逗近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