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家访通常是每学期末的活动安排吧?
那么这就意味着王逗逗这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涯即将结束。随着昨天老师的来访和今天校方的家长公开日之后,我也将给王逗逗同学做个年度总结。
倒。。。怎么一总结我就想用到“光阴似箭”这个词啊?不好意思词汇量实在太贫瘠了
,万般感慨涌上心头时就不知怎样才能表达出一年来看似忙忙碌碌却又似一晃而过的复杂心情。
而逗逗,就在这一年的花开花落中悄然长大。
今天的这个小家伙,乖巧却又有些霸道,伶牙俐齿还外带满嘴的歪理,虽然在同龄的孩子中,她不是特别优秀也不会特别聪明,但是她仍是我们心中的无以伦比的美玉,用她爸的话说:总结啥?浑身都是优点!
看在逗爸这么烧包的份上,那我们就从优点开始总结吧。
通情达理是最大的优点。
虽然有时候仍会是个刁蛮小公主,但逗逗很清楚,耍赖和任性是不会获取她想要的结果的。所以,她一般情况下会用讲条件这一招。这时候也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给她摆事实讲道理,而不是靠强势驳倒她。长此以往,逗逗就明白了很多道理:比如不可以见什么就希望得到什么;比如要求没有被满足也愿意听妈妈解释清楚;比如妈妈的工作和逗逗的上学一样都是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彼此不可以互相干扰;比如每天都要自觉完成刷牙洗脸的动作,不然哈克和迪克两兄弟就会光顾她的牙齿并当作自己家(此典故见《牙齿大街的新鲜事》)等等。。。。
已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年前,刚满2岁的逗逗从对书本形式的摸索转到对书本内容的探索。《凯斯瑞金色童年》第一辑的《轱辘轱辘转》和《忙忙碌碌镇》是她的启蒙好书。记得她痴迷于《轱辘轱辘转》大概持续了一个多月,找金虫子,找皮皮狗,找全能鼠妹,找的不亦乐乎。然后我们开始了每天至少2本绘本的阅读,或许是兴趣使然,阅读习惯的培养非常顺利,也让我很欣慰。因为阅读带来的良好习惯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此不再赘言。
于是我开始花大量的时间在优秀绘本的寻觅上并乐此不疲。
每晚上雷打不动的阅读时间也成了我们家最快乐的时光。只是每晚讲完之后逗逗仍不肯罢休的劲头总是让我很苦恼:“妈妈,再讲一本好吗?我保证是最后一本!”被断然否决后,开始退而求其次:“妈妈,那你就给我讲讲最后一本的封面吧!”
爱上做手工。
为了培养逗逗的动手能力,逗妈可费了不少脑细胞和花了不少探路钱。不过,结果是好的就行了。至于过程,这个嘛,可以原谅,谁让我们第一次当父母呢?
做手工和看书不一样,或许,没有不爱书的孩子,但却会有拒绝手工的孩子。这一年下来,我的感受很深,直至现在,我仍在探索,怎么引导逗逗通过手工来增强创作思维的能力。要让孩子爱上做手工,那么初期一定不能高估了孩子的能力,将一些难度过大的东西放在她的面前并且给她n多条条框框,比如不能撕破,不能剪歪等等。。。一次两次,孩子脆弱的心理防线一下就被大人的强悍击败,从此不愿再尝试。我有过这样的教训,幸好调整的及时,逗逗未受到明显影响,但是后遗症也是有的:比如用剪刀的时候,若不小心剪坏了,也会担心的看着我,说:“妈妈,没关系吧?”
运动协调能力偏弱。
受其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爸爸的影响,平日里缺乏大运动能力锻炼的逗逗在运动协调能力方面的表现偏弱。今天的公开课上这一点也尤其明显。逗逗对音乐的韵律非常敏感,但是如何通过肢体语言来配合音乐,这一点上逗逗比较不灵活。特别是老师要求动作快起来的时候,逗逗基本就要停下来看其他小朋友怎么跳的了。这是要引起我重视的,道理很简单:生命在于运动。
群体意识弱。
不合群,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或许这是独生子女的通病,但我希望能通过我的一些努力去调整。申请校方开办小一班qq群,通过电话主动联系同学家长,为逗逗创造除学校之外的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机会,周末也带着她到处串门,更是盛情邀请并眼巴巴期待小朋友可以常来我们家玩。为此,已得到同学妈妈的评价:逗逗妈妈是个热情的妈妈。厚厚~~中肯!希望我的热情能换来孩子们快乐的常来常往。
一年前,是我四处考察幼儿园的时候。一年后,王逗逗已经是幼儿园小班的学生了。回顾这一年光阴,我庆幸我对学校的选择尚属明智。对我而言,选择幼儿园比选择大学还重要。孩子心智发育和性格成长的关键时期就是3—6岁,孩子需要一个有安全感的成长环境,一个寓教于乐的宽松愉悦的环境。目前在这一点上,学校的教育理念符合了我的预期。年轻的刘老师和贺老师的互补性极强,也深得逗逗的喜爱。希望她们能一直这样快乐的引导逗逗走过她的幼儿园生涯。
还要谢谢逗逗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轮流照应着逗逗的生活起居,长辈们为了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牺牲了自我,将心比心,试问我老了又是否能做到呢?
最后,总结陈词: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同志们继续努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