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地震

(2009-10-31 07:35:17)
标签:

育儿

红袋鼠

警察叔叔

王逗

铅山

分类: 小逗逗的每一天

    坐在客厅埋头玩连连看的逗逗突然抬起头对我说:妈妈,我要看地震的照片。
    我一愣神,这孩子怎么还在牵挂这事啊。
    昨天晚上,给她读《红袋鼠安全自护金牌故事系列》,其中第二册的第一个故事叫《轰隆轰隆》,讲的就是地震来的时候,应该怎样自我保护:红袋鼠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带着小公鸡躲在了卫生间里,等长颈鹿来救他们。屋子里的吊灯,桌子,书橱里的书都因为地震的原因东摇西晃。听完故事之后的逗逗出乎意外的没有像平日那样东问西问纠缠到底,而是一直看着我,大眼睛眨巴眨巴两下,说:“妈妈,我们睡觉吧。”睡下了又补上一句:“地震好吓人啊,我不想聊天了。”

    我也不想聊,在经历了去年的512之后,这个话题在心中是格外的沉重,孩子不想问,我本能的想回避。
    哪知道今天早上逗逗刚醒,就开口和我聊地震了:“妈妈,昨天红袋鼠他们遇上地震了。”
    ——“是啊。”
    “我想去看一下地震。”
    ——“地震的时候,大家都要赶紧想办法离开,哪能去看啊。”
    隔了一下,逗逗又问:“那是不是停电了就会地震啊?”(红袋鼠的书中有提到,地震导致停电。)
    ——“是地震了就会停电,但是停电不会导致地震的,停电有很多种原因:比如电线坏了,没交电费等等都会停电。”
    “那停电了怎么办呢?”
    ——“停电了我们就点蜡烛呀!”
    “噢!妈妈,我们家会地震吗?”
    ——“不会的,我们家不会地震的。”
    “那哪里会地震呀?”
    ——“我们中国很大,有很多地方,其中有些地方发生过地震。比如去年四川发生了地震。”
    “妈妈,我还是想看一下地震。”
    ——“好吧,晚上回来,妈妈带你看一下地震的照片?”
   这时候,逗爸醒了,插话到:逗逗,还记得前几天爸爸带着你看得那个阿姨唱歌的节目吗?那个姐姐被埋在地底下了,是不是很多人去救她,把她挖起来的呢?(《复兴之路》里毛阿敏唱关于汶川地震的主题歌《呼唤》)
    恍然想起,这个节目逗逗当时也是要求一看再看,反反复复估计看了7、8遍才罢休。当时我以为她只是喜欢歌舞表演中的那个小姐姐,现在看来,当时这孩子的小脑瓜里已经有了关于地震的一些印象。
   真要感谢现在网络带来的便捷,我带着逗逗打开电脑,随便一搜,成千上万张相关主题的照片显现出来。
   小心翼翼的避开场面过于惨烈过于血腥的照片,我引导着逗逗认识地震:
   “这是因为地震而倒塌的房屋,很多人都被埋在底下了,再也出不来了。”
   “很多爸爸妈妈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宁愿自己被倒下来的房子压死,也不要让孩子受伤。”
   “很多读中学的大孩子,因为地震来的时候他们在教室里上课,来不及逃出来,就被倒下来的房子给压死了,他们的爸爸妈妈很伤心。”
   “你看,这位叔叔他用一个大筐把这位老爷爷给背出来了,因为地震来的时候,我们要保护小朋友,还要保护老人。”
   “这些解放军叔叔很勇敢,他们一直在救人。”
   “这些医生叔叔和阿姨也是去帮助因为地震而受伤的人的,他们也很勇敢。”
   “这些是在给灾区捐款捐物的场面,因为地震了,很多人都没有家了,也没有衣服穿,没有被子盖,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们。”
   王逗逗瞪着大眼睛一动不动,半天吁了一口气:地震好可怕!
   我停止滑鼠标,说:那我们不看了吧,这些照片,妈妈也看得很难过。——512就像一块稍微一揭就会流血的大伤疤,再度接触这些场面让我的心里沉重的透不过气。
   逗逗还在问:妈妈,那些哥哥姐姐为什么在笑呢?
    ——“因为他们很勇敢,虽然没有房子住,没有亲人了,但是他们还是要坚强的活下去,我也要帮助他们,对吗?”
   或许是因为看到很多解放军救人的场景,逗逗又提出一个问题:“那警察叔叔的家人呢?”
   呵。。孩子的思维永远会超乎你想像,我怔了一下,解答到:“这些警察叔叔为了救出那些可怜的小朋友和老人,还顾不上去救自己的家人。”——孩子的疑问足以让我深思,但我的解释显然不够出色。
   终于关上电脑,王逗逗又提了最后一个问题:“妈妈,你小时候会地震吗?”
   ——“不会的,上饶这边是不会地震的。”
   似乎还是不放心:“那铅山呢?铅山会地震吗?”
   ——“也不会,铅山和上饶都不会地震。”
   逗逗看似终于松了一口气,说:妈妈我们玩粘粘纸吧。我说,好啊,你去把粘粘纸的书拿来。
   逗逗跑出书房的门口,又回头对我笑道:妈妈,地震好可怕,我都不敢去拿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逗言逗语
后一篇:逗言逗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