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完了幼儿园就要读小学,读完了小学读中学,读完了中学要读大学,读完大学我就到美国去了!”王逗逗一口气宣布完她的“宏伟壮志”后一脸的得意洋洋,爷爷忍不住笑:你为什么要到美国去啊?她大声回答:就像我小小姨一样!
此时,逗爸则是一脸的郁闷和不舍,好像他的宝贝女儿此刻就要和他诀别了似的,哭丧着脸开了口:“逗逗,我们不要去美国,美国有什么好玩啊?!”
实在看不下去了,我带着一脸的鄙夷告诉王逗逗:逗逗你惨了,你结婚的时候你爸爸是要陪嫁的!
此典故出自逗爸常挂在嘴边的“名言”:我女儿结婚我就陪嫁,不让我陪嫁我就出家!
——这就是我家逗爸,一个把女儿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超级好爸爸。
有一日,几个妈妈聚在一起聊天时,不知谁感叹了一声:这年头真是奇怪了,严父慈母应该改写成严母慈父才是。似乎是一语道破天机,大家都连连点头。看来这年头,好爸爸满大街都是,也没什么好稀罕的。要比就比谁家爸爸宠的更没原则一些罢了。
一天晚上,我偷懒想罢工,于是让逗爸伺候王逗逗洗澡去,结果洗了近一个小时,才见逗爸一脸的倒霉相从浴室里出来,顺便给我展示了一下他那只布满红痕的胳膊。很好奇,便问:“怎么回事啊?”
逗爸说:逗逗洗澡的时候要玩她的玩具小桶,他就任她玩个够,结果玩了老半天的还不肯罢休,好言好语劝几次无效后,当爸的就动手把她手上的小桶夺下来了,哪知道王逗逗“勃然大怒”,抢过小桶在他手上狠狠敲了几十下!
我听完之后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活该!
说“活该”并不是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很明显对待孩子的方式不对啊,怎么能强夺呢?被敲当然活该!平日里是我带逗逗一起洗澡,也照样玩小桶小勺的,但玩之前我们都会商量好:今天要玩几次呢?一般情况下,逗逗会说:五次!若她表现很好,我就会说:好!今天你表现不错,我们玩六次!好不好?孩子自然欢呼雀跃,玩了六次之后会很自觉的把玩具放回原地。你瞧,既建立了规则,又维护了孩子的自主性,还顺便让孩子巩固了一下从1到6。一举多得吧?
怎么样?看出来区别了吧?比脾气,比耐心,逗妈都甘拜下风,但是逗妈比逗爸好学,养孩子光靠爱怎么行呢?还是要讲究方法的吧?
逗爸对女儿的宠爱估计已是世人皆知。上个月,逗逗学校的老师组织了一次去铅山旅游,正好那天我们带着逗逗在铅山,于是带着逗逗加入了老师们的活动。回上饶后,林老师和我聊天的时候,特意提到了逗爸。事出有因,当时逗逗捡了一个小石头,很好奇,就放在小腿上擦了几下,逗爸当时特紧张,立马夺过来说:不要玩这个啊!逗爸的“呵护行为”那可是被老师尽收眼底,后来林老师捡了一块圆滑的小石头,让逗逗尝试了一下用石头划过小腿皮肤的感觉,并告诉她要学会区别尖石头和圆石头有什么不同。林老师说对孩子不必过份小心,在适当的保护下,让孩子探索外面的世界,可以帮助孩子更好适应外部环境。我很赞同并将此宝贵意见转告逗爸,逗爸当即表示接受批评并表示要学习林老师的做法。但是对于逗爸的虚心接受死不悔改的特性逗妈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今天还是白纸黑字的写下来,希望逗爸能时刻引以为戒!
一开批,就能洋洋洒洒了一大堆,说明我这个当妈的肚子里已经积累了不少“怨气”啦!哈哈!其实,话说回来,我们家还是很需要逗爸的包容的,不仅是逗逗,还有我
。而且,因为他的耐心无极限,我才会提醒自己对孩子再耐心一点,因为他对王逗逗的无奈和宠爱,我们家才充满了欢乐!只是希望逗爸为了女儿的健康茁壮,能适当做一些调整,特此立贴,与逗爸共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