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昊昊小朋友呱呱落地之后,还不是很懂分享的王逗逗同学感觉到了很明显的危机感,继而表现出来一系列“争风吃醋”的搞笑行为。
这两年来,王逗逗同学已经习惯了我们家阿姨以她为中心的生活,现在有了小昊昊了,阿姨的重心自然转移到昊昊头上,可是不到三周岁的王逗逗同学无法接受阿姨要带弟弟的事实,接受不了那怎么办呢?除了惯用的一哭二闹三撒娇之外,王逗逗同学终于在上周三脱口而出了一句很雷人的“名言”:我看到弟弟就想呕!
这句话的份量很重啊,掷地有声!万分伤心的逗小姨当晚就用短信的方式把这事捅到了王逗逗她妈的手机上。别说,刚看到这条短信还真有点晕,这孩子,怎么张口就这么伤人呢?!慌忙安慰她小姨说,你等着,我会收拾她。
第二天,按捺不住思念之苦的王逗逗同学缠着外婆来上饶“探班”了,午饭时逗外婆烧的糖醋藕片味道确实很赞,贪心的王逗逗因为嘴里塞的太满,吃得太急忍不住反呕了一下,机会到了,我一边给她拍背,一边问到:逗逗,你知道你刚刚这样是什么感觉吗?这就是想呕的感觉呢,你看到弟弟的时候真的会有这样的感觉吗?
王逗逗想了想,摇了摇头。
我接着说,这种感觉很不舒服对吧?我们在很讨厌一个人的时候才会说看到他就想呕,可是昨天你说看到弟弟就想呕,弟弟如果听懂了该有多伤心啊!
王逗逗同学似懂非懂看着我。
抓住机会继续帮逗小姨“报仇”:小姨是弟弟的妈妈,你如果不喜欢弟弟的话,小姨会不会很伤心呢?
王逗逗同学点点头。
我再问:那还有谁会很伤心呢?
小脑瓜子转得倒是蛮快,马上回:那姨夫也会很伤心的哦!
我乘胜追击:那你要怎样做才会让他们不伤心呢?
“我回去要给弟弟说对不起!还要给小姨说对不起!还要给姨夫说对不起!”
不错,赶紧给带一顶小高帽:“我的逗逗真棒,知错就改,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妈妈很开心!”
这场教育就在王逗逗同学的“洋洋得意”中结束。
周五下班后回铅山后刚进家门,逗逗就履行了她的承诺,并表态下次要带弟弟去上饶玩,完了也没忘记给自己讨表扬:“小姨,你说我懂事吧?”
看到现在的逗逗和昊昊,不由想起我和逗小姨的童年,虽然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的物质资源,但我们仍然可以把我们的童年共同经营的有声有色,所以对于逗逗和昊昊,我希望他们通过懂得如何爱护对方,如何去彼此快乐分享的前提下建立起浓浓的亲情。但是我想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不应该由大人去指挥或去控制,孩子有孩子的思维,在一种轻松友善的氛围中,他们会很容易彼此接受。
在此,不禁想起一些亲朋好友们,看到逗逗时,总爱逗她说:“现在有昊昊了,大家都不喜欢你咯!”~“昊昊比逗逗乖,我们更喜欢昊昊”之类的话语。这种时候通常让我会很无奈,作为成人的我能理解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是这些脱口而出的玩笑话对一个三周岁不到的处于敏感器的孩子的影响却太大了,逗逗她真的会感到恐惧,会立刻转身去找妈妈抱。并且当场就会对昊昊产生出一定的敌意。尔后我们又需要用不短的时间去消除她的这种警惕心理。
类似的这种感受,逗妈我小时候也没少体会,记得有一年小学暑假里看过三国之后,马上自创了一条名言叫:既生你,何生我啊!
晕~面膜干了~洗脸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