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三英
(2010-12-18 20:40:09)
标签:
美食 |
花城三英
钟洁玲
不知什么时候起,“花城三英”把买彩的那么一点芝麻钱,转了去寻找美食,成为一支闻香而动的快速反应部队,以一周一家或一旬一家的进度,在城里城外四处搜索,连旮旯也没有放过。
这天三英扑到东郊一家著名潮菜馆,已经饥肠辘辘。叮当先点一个金酱炒薄壳抵挡着肚里的千军万马。薄壳是一种小贝类,只有姆指的指甲盖大小,壳薄而肉鲜,因而得名。在潮州菜里,炒薄壳要加入一种名叫“金不换”的香草,互相借味,美不胜收。当然,吃薄壳不仅图个味鲜,它能考验人的耐性,没耐性的人是三几下就搁筷子罢食的,太麻烦了。只有三英可跟它打持久战。三英之中,数乱八挟菜速度第一,筷子像蜂鸟的嘴巴,高频振荡。叮当早就想好,唯有薄壳这样的个头,才能对乱八的速度有所抑制。
海产品是潮州菜的主流,三英不会错过,他们挑了两种海鱼:一种是全身赤红像泥鳅模样的赤领鱼,另一种是英哥鱼,依店家推荐,前者用菜甫炆煮,后者用煎封。再要一个榄菜蒸豆腐,一个干贝春菜煲,最后每人一碗芋泥白果作餐后甜点。
菜上得差不多时,三英中会有一人发问:“人生还有什么遗憾吗?”像安装了发条一样,另外两个赶紧回答:“无啦,无遗憾啦。”
这样的一问一答,每次聚餐都来一遍,就像一种仪式。
即便明天撒手西归,也不遗憾。叮当说:“人死了不是真的消失,而是去另一个介面生活,唯一悲哀的是,从此介面到彼介面,之间不可逆转。”乱八说:“印度教认为,人生在世其实只是一个幻象,无论富贵贫穷,都是一场空,死了才是归于真实。我们这么约定好了,谁先去了,活着的便带着菜来祭一下。”叮当说:“如果那头可以接收当然好啦。”肥仔说:“我到墓前去念菜单吧。”肥仔小几岁,大约以为自己死在后头,不愿花费太大。乱八瞪着他嚷:“吝啬鬼!上天拣人走,可不是按年龄来的。”
三人笑得东倒西歪,再吃芋泥白果。芋泥甜中起沙,能得这种口感,据说是猪油拌白糖的功劳。这样的高脂高热也未吓退三英的高涨食情。
第二天一早,叮当收到两则短信。
乱八说:“快看报纸!昨天那家老潮州被小记曝光,厨房脏乱差兼次充正货,专家说食物中毒潜伏期有长有短,非典禽流感口蹄疯牛奇难杂症,呀呀花城三英中招,恐要英年早逝, 555,到时连个念菜单的也不剩啦。”
肥仔那条是:“别看报纸!人生苦短,食途漫长,下周去西边避避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