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谈能否扼阻富士康的“第N连跳”?
富士康集团
(草根博览5月28日综合讯) 企业频繁发生跳楼事件,政府和社会难辞其咎,但当下要解决的是空谈。
富士康显然有这样的硬伤。比如甚至在11连跳时尚且宣称“管理没有问题”,死者死因均自于“个性、基因”。这和近年来各类“被死亡”一样,出事了,赶快展开所谓的“危机公关”:推卸责任,然後请一些目不识丁的所谓专家或者僧道,得出“死者的死基於个性或者流年不利”等一系列几近搞笑的结论。
我认为自杀和个性无必然关系,大人物小人物均如此。大丈夫杀身成仁,是基於信仰和对现实的不屈服,说到底是不得已而为之,况且中国没有类似于日本的“心中”传统。林冲之妻不堪辱,愤而悬梁,那是对恶势力的控诉。我们家乡一个老太太在80岁时选择了吞金,是因为某个孩子不孝。富士康的员工呢?12个员工注定会自杀吗?至少我们知道,他们到富士康之前是好好的。何况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上帝,其他“注定”多少有阴谋论的味道。硬要说是个性问题,那说明在富士康的生活给了他们致命性影响。
政府这次称原因在於企业文化负面叠加,这个判断表现出平日少有的准确性,文字的拿捏也颇有神韵。换句话说,球还是抛到了富士康这一边,毕竟死了人,而且是12个。
连续死亡事件对於媒体而言是绝对的猛料,找不到话题的、起哄的、想说话的……在系列坏消息的引导下,涌到事发现场,但媒体仅止于描述和转述,我们看不到一份客观的、科学的调查,就象昨晚出现在凤凰卫视演播室里的一位死者亲人所述:“给我们一个真相。”大家还是在讲主义,没有讲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企业即便没有如此,也至少把所谓“危机公关”放在第一位。于是我们一方面看到富士康给员工宿舍加铁防护网的电视画面,看到郭台铭和几名外形和气质很阳光的员工交谈的电视画面,看到郭本人面对镜头连连鞠躬口称道歉;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26日富士康“给员工的一封信”,听到企业宣称的“管理无问题”的结论,听到众多深圳打工者兔死狐悲的心声。
命案必破,这是五千年历代中国政府都能坚守的底线;死生事大,先于所谓的“危机公关”,这该成为众多中国企业家的良知。笔者有幸经历了三峡二期工程建设,当时工区流行“双零目标”——0质量事故0死亡率。我们知道工程建设总有出现地质等不可预测因素,但在三峡,偶有死伤,所在单位必然立即停产整改,这实际上是坚持一个假设——任何事故都有人事的因素,而到位的管理可以避免死伤。这条看似苛刻的原则被严格执行下来。笔者在三峡的两年,很少听到死亡事件,偶有发生,工区会在第一时间通报调查报告和处理结果。你可以说三峡是政治工程,但它的管理者的确死守底线——不能死人。设若在深圳,打工者的生命也能被作为政治工程来抓,还会有十二连跳吗?
事在人为,而不是靠嘴。
富士康模式走到尽头?
台资富士康发生员工自杀事件始于2007年,当时中国内地报章曾就此作过深入报导,披露了富士康内部管理的种种问题,结果被告将官里,报章败诉且被罚巨款.从今年1月开始,接连不断有员工自杀,至5月21日已发生了11宗,富士康大股东郭台铭于是在昨天亲往深圳视察,并向出事员工及家属三鞠躬致歉.
富士康的真正危机,在于员工自杀事件闹大之後成为了国际新闻,它的大客户包括苹果、戴尔和惠普等已表示对事态关注,苹果更成立了专责小组独立评估连串悲剧的影响.郭台铭对鸿海和富士康的成功原因曾作过如下总结: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技术、一流客户,很明显,富士康赖以成功的一流客户如果要跟不断发生员工自杀惨剧的企业"切割",对富士康将会造成沉重打击.
富士康崛起并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代工之王",是得力于全球化和外判的国际大潮流,利用中国大陆的廉价土地和劳工,富士康得以在控制成本上力压对手、脱颖而出.在"虎与狐"一书中,郭台铭透露"cost
down也是一种服务"的策略,企业能够以蚀本价接单,却以录得盈利输出货品,那种严控成本以至在微利之间险中求胜,成为了富士康的成功方程式.但是,自2008年金融海啸之後,富士康的边际利润一再下跌,而从2000年开始,中国内地的工资却不断上升,结果令富士康要进一步压低成本.到底这种薄利多销的"世界工厂"是否已走到尽头,富士康的命运将会提供初步答案.(5月27日信报社评)
编后:富士康员工自之前的“三连跳”、“四连跳”……至目前的“十二连跳”以最惊人的数字改写着员工跳楼纪录!不论企业和地方政府如何进行着冠冕堂皇的说辞,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正值花季的务工青年一个个前扑后继般结束自己的生命!更具讽刺的是,企业内连连发生跳楼事件,企业门口的招聘队伍依然络绎不绝!难道中国工人的生命真的这么不值钱?如果说开始的跳楼事件可以认为是偶然的、个别案例,但当跳楼事件接二连三,已经按照人们可怕的恐惧和担心变成事实的时候,当人们已习惯在百度里面极具预测性的搜索“十三跳”、甚至“十四跳”的时候,当富士康“N连跳”不知道终止于几时,一切还能安然无恙般进行着吗?
元 而相对于富士康的跳楼事件,本田员工因为中日员工工资相差50倍而在华全体员工集体罢工,似乎更值得富士康内打工的员工们关注和思考。
——草根博览
☞ 点击加入《一生几春秋》新浪博客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