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沙参与的CCTV《对话》:股市暴跌--抛?还是不抛?

(2008-04-23 11:43:20)
标签:

股票

分类: ◈财富宝典◈

 

 

节目视频截图:

 

老沙参与的CCTV《对话》:股市暴跌--抛?还是不抛?

老沙参与的CCTV《对话》:股市暴跌--抛?还是不抛?

 

 

在线观看:

 

 

CCTV《对话中国股市》激辨是否应该救市?

4月11日,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就中国当前资本市场的热点问题展开对话,这次节目的精彩程度可以用录制时间来说明,本来节目组计划七点开录,九点半结束,但最后的结果是七点开录,十一点才被迫结束。本节目在4月20日播出。

以下是对话现场嘉宾的部分观点记录:


金岩石先生:我们是否承认虚拟财产是重要的个人财富,以及我们是否承认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这两个问题是股市能否被恰当的有效管理并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如果我们认为,虚拟财产是真实的财产,那么,在这个虚拟经济出现了大幅波动,大部分的财产受的损害的时候,这就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如果我们认为虚拟经济和虚拟财产只不过是个数,他们的高与低也仅仅是一个虚拟的数,那么,显然也没有必要为这个虚拟的财产涨跌而在意。就总的观点,我是主张虚拟财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是最重要的财富,而虚拟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形态。因此,在市场发生某种重大变动的时候,**有所作为是可以的,是应该的。就具体手段而言,不外乎开源节流。所谓开源就是增加多元资金入市,所谓节流并不是说可以直接限制大小非上市,事实上我们已经没有权利限制大小非上市了,因为在股改过程中我们已经与大小非签订了契约,拿到了大小非支付的对价,大小非已经理所当然的获得了流通权。如果我们限制大小非,实际上是我们在摧毁市场经济的基石。节流的办法就是,我们是选择大小非上市优先,还是新股发行优先,我们终究要意识到两个同时优先是不可能的,要么让新股发行为大小非让路,要么两个人都争这个独木桥,其结果不言自明。这一切实际上都是**可以决定的,应该由**决定的。

沙黾农:股市已经是民生问题,与吃住行一样重要,股市已经是民生问题,现在股市暴跌,民生已出了问题,**有所作为是理所当然。

钟伟:市场终究有市场的基本规律,市场下跌了,股民赔钱了,这个并不是**必须干预市场的必然条件,如果说在未来**把一些不确定的东西明朗下来,把一些让市场恐惧和担心的问题公开告诉市场,比如,大小非减持有节奏,新股发行的节奏告诉市场,这些都是有必要的,这不属于救市,这是管理层正常的工作。但是,绝对不能搞那种人民日报发社论,新闻联播发评论,领导人讲话的救市,那种做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终究我们应该意识到下跌有下跌的理由,全球经济存在不确定性,而国内经济也难维持更强劲的增长,虽然我还并不存在更大的基本面问题。投资人应该自己照顾自己的投资组合,不应该寄希望于别人和政策。

机构代表王先生:**救市可能会出现张飞绣花的效果,**一方面有没有救市的意愿和救市的必要,这是个前提问题。但另一方面,**有没有救市的能力和技巧更重要,530以及历史上的**救市政策已经表明,目前**还缺乏驾驭市场的技巧和能力,决策层群龙无首,谁是证券市场的真正管理者很难明确,所以,决策过程复杂,决策前后矛盾并不是偶然的,**的最终救市可能出现的是一幅由张飞绣出来的美女图,越救越乱。

金岩石: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后,美国**提出的口号是先救市、后改革。先让市场稳定住,先别让市场崩盘,然后马上进行改革,他的改革思路是把分散的管理机构统一的一起,走管理机构专业化、集权化和集中化的道路,而事实上,金融管理机构集权化、单一化是包括英国在内的主要西方国家目前的管理思路和改革原则,现在,我们中国存在的问题就是缺少一个高度集中高效的管理机构,让金融市场在一个思维支配下运作,现在证监会管股市,财政部也能影响股市,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发改委都能影响股市,这种政出多门的管理体系本身就不利于中国股市。我们要全面的制度性变革,创造一种更有利市场发展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是更深层次的救市,集权化、集中化、单一化的管理制度是改革的方向。

吴晓球:一个现代化的金融体系是中国发展的关键,而一个现代化的资本市场是一个现代化的金融体系的核心,我们的观念是市场上涨有风险,而下跌就是安全。因此,怕涨乐跌,对下跌冷漠不管,对上涨强势干预。美国则相反,美国的管理层怕跌,一旦市场下跌他就会主动干预,而市场上涨他并不过分干预,因此,美国资本市场成为全球最强大的资本市场。对于目前有些观点和有些做法我感到这是在歧视资本市场,对资本市场太冷漠了。530时中国资本市场温度太高,气温达到40度以上,所以**开开空调,释放冷风,这是对的,但是,现在**工作报告还开空调就令人费解了,目前股市的温度已经变冷了,你还在那开空调吹冷风,令人费解。现在的政策应该让市场暖和起来,批基金不能让市场暖和起来,基金只是一个支节问题,是有一系列原因让市场冷下来了,要系统的解决。

投资人:市场是下跌了,下跌的理由也不复杂,和他上涨一样,现在市场有点超预期下跌,确实没想到,但是股市本来就很简单,跌完了涨,涨完了跌,现在也应该没什么太大的危机。

(本文作者):我们带去了两个观点,但是由于时间关系均没有表达,列出供大家参考。
不救论的观点有明显悖论
    市场机制自动调节,**不应干预、以及中国股市合理价值为3000以下,是不救论的主要观点,但两个观点存在鲜明的悖论。二者不能同时成立。如果市场机制能自动调节股市处于正常运行中,且3000点以下才是中国股合理价值,则必然不会出现6000点。
    6000点的客观出现证明,要么中国股市的价值中枢不是3000点,市场机制没有失灵,要么证明中国股市的市场机制失灵,把3000错误定价为6000点,不论怎么,二者不能同时成立。就此疑惑请不救论者解惑!?
在高估状态下,崩盘不是市场运行的唯一路径!
    6000点中国股市确有高估,确实存在着压低估值的需要,因为高估,一定要回归,这是价值规律决定的。但从高估到合理估值有不同的路径和过程。路径上的多样化以及非直线化、非跳楼化是价值规律所允许的。当估值过高时,价格快速以直线方式回归价值,其结果是立即让泡沫破灭,股灾发生,股民破产,与利益相关的产业界、金融界受到深刻影响和强烈冲击。这是一种硬着陆的方式,这种高估后的着陆方式在世界上发生过,1929年的美国股市和上世纪90年代的台湾市场曾发生过,其可怕的影响,无人不知。
    另一种着陆方式是,股价从高位通过较长时间的反复波动回归合理,在这种较长时间反复波动中,市场有涨有跌,有上升过程也有下跌过程。上升与下跌交替多次,最终实现合理估值,这是一种和谐的、温柔的,对各相关方利益影响不大的回归。事实上股市出现高估甚至是较严重高估是一种并不少见的情况,有较多的高估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无声无息地被化解掉了。值的一提的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都强烈地希望在本国股市高估时实现软着陆,强烈避免硬着陆。这也是由规律决定的,因为没有一个**愿意看到自己的经济因股市硬着陆受到影响。
    现在中国股市似乎要选择硬着陆,不断地直线下跌这让人产生一个疑问,既然从规律上讲,在高估时可以通过较长时间波动,反复涨跌实现损害不大的软着陆。为什么中国股市越来越像是要直线或跳楼式下跌?

 

 

网速太慢不能在线观看才,可使用雷、网际快车等下载后再观看。

下载地址:mms://winmedia.cctv.com/duihua/2008/04/duihua_300_20080421_1.wmv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