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海棠天姿华屋翠袖苏轼西蜀 |
分类: ◈文苑天地◈ |
天涯流落俱可念
——苏轼的一首海棠诗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哪忍触。
这首诗被古人评为:“冠绝古今”。“当年坡老一首诗,到今标格超凡俗。”纪晓岚:“风姿高秀,兴象深微,后半尤烟波跌荡。此种真非东坡不能;东坡非一时兴到亦不能。”
自东坡之后,历代海棠诗,几乎没有不受其影响:
陈与义《海棠》:
红妆翠袖一番新,久向园林作好春。
却笑华清夸睡足,只今罗袜久无尘。
崔鶠的《海棠》:
浑是华清出浴初,碧绡斜掩见红肤。
便叫桃李能言语,要比娇妍比得无。
赵次公《海棠》:
露气熹微见晓光,枝边灿焕映回廊。
细看素脸还无玉,初点胭脂驻靓妆。
这些海棠诗虽然不能同日而语,但学苏轼是很明显的
。
这还不够,林正大填《满江红》,完全是櫽括苏轼诗意:
寂寞江城,拼只共、梅花幽独。
揩病眼、佳人何许,嫣然空谷。
幻出天姿真富贵,朱唇滞酒红生肉。
笑漫山、繁李与夭桃,俱粗俗。
迟日丽,春睡足。
明月照,尤清淑。
算移更千里,远从西蜀。
流落天涯应可念,为渠剧饮仍歌曲。
怕明朝、酒醒落纷纷,那忍触。
曾纡也写过一首《念奴娇》,同样来源于苏诗:
江城春晚,正海棠临水,嫣然幽独。
秀色天姿真富贵,何必金盘华屋。
月下无人,雨中有泪,绝艳仍清淑。
丰肌得酒,嫩红微透轻縠。
晓日雾霭林深,佳人春睡思,朦胧初足。
笑出疏篱,端可厌,桃李漫山粗俗。
衔子飞来,鸿鹄何在,千里移西蜀。
明朝酒醒,乱红那忍轻触。
元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赵孟頫画苏轼的画像,还把这首诗写在旁边,成为传世神品。同样是元代名诗人的方回题诗道:
恍惚他乡见故人,海棠一株困荆棘。
海内文章蜀党魁,蜀第一花世无匹。
邂逅相逢心相怜,瘴雨蛮烟污玉质。
九百多年前的一个“日暖风轻”的春日,苏轼在荒山上偶然兴到写下的一首诗,就成了历代写海棠的典范和定评,是诗歌史上的佳话。再加上苏轼的另一首诗: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从此以后,历代海棠诗没有超过其流风范畴的。但那份面对故乡名花感怀身世的情绪,是后人再难模拟也模拟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