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齐鲁——2021年山东自驾游记(一)

标签:
5月30、31日连云港花果山桃花涧自驾游记 |
春末夏初,生机盎然。眼见得到处枝茂叶绿,百花盛开,自然不免又会脚底生痒。加上气候渐热,疫情缓和,于是将去年未成行的东北自驾路书中山东段单列出来,再约上几个朋友,来了一趟半月左右的山东自驾休闲游。
在一路欢歌笑语的陪伴下,经过8小时近600公里的疾驰,下午4点不到就抵达此行第一站连云港。入住“维也纳”并稍事休息后,随即来到被称为是连云港“摇篮”的海州古城。古城是连云港的源头、发端与起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秦汉时期称朐县,自秦汉以来,一直是海、赣、沭、灌地区乃至周边更广阔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淮口巨镇”、“
古城其实并不大,从北边的临洪门开始,至南面的朐阳门,长约800米的仿古街道横贯南北。最早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十一年
1991年以后,海州古城复兴全面启动,以“复兴古城形制、凸显古城印象”为目标,围绕一庙一街一路,
临洪门
再来到盐河巷历史文化街,两边古香古色、高低错落的仿明清建筑的古巷分东西和南北两段,整个呈倒“L”形,分布于新浦公园西侧和北侧。因为这条巷子所在的新浦,历史上曾为临海浅滩,居民多以盐业和渔业为生,故名盐河巷。在古巷牌坊入口处有一面巨幅浮雕墙。画面中,盐民们搭起祭台,祭祀“盐宗”——夙沙氏。同时在海边围起盐田,将海水引入其中,通过太阳的曝晒,蒸发掉水分,提取海水中的盐。再由官府统一将晒制好的盐或打包贮藏,或通过盐河运往内陆。各地盐商需得到官府特许,才能以缴纳重税为条件获得经营权。浮雕墙上面雕刻的每一个人物画面,生动的展示了古代制盐的艰辛和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体现了港城古老的制盐历史。
端送卤水
如今的盐河巷早已没了当年淮盐交易的盛况,而是一个集小商品、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街区。日落斜阳,成片的海鲜烧烤摊位一溜摆放于街巷两边。大小龙虾、鲍鱼、海胆、海星、海螺等海产品让人眼花缭乱,而且做法多样风味独特。无论是海鲜烧烤还是砂锅串串,每家的生意都非常的火爆,人来人往,格外的热闹。美食广场内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景点小吃汇集,南来北往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家乡的味道,人流攒动的巷子到处都是真挚的人间烟火,平凡、简单、质朴。我们自然也融入其中,选一家看得上眼的摊位,要上一个肥大的“青龙”和几个鲜活的海鲜,一口美酒,一嘴海鲜,还不时对比着这里黄海海鲜与家乡海鲜那个更好一些,结论当然毫无悬念。
大快朵颐
一夜无话,第二天用过还算丰盛的酒店早餐,驱车直奔连云港最负盛名的景点,也是《西游记》文化发源最重要的目的地——花果山。传说,盘古开天,三皇治世,世界四分部洲,海中有一座仙山,名为花果山,承蒙天地造化,孕育奇石,幻化出了大闹天空的齐天大圣,因此唐、宋、元、明、清历代先后在这里筑庙建塔,千百年来的古建筑、古遗址、古石刻、及历代文人墨客的游踪手迹遍布山中。早在明万历30年,朱翊钧皇帝已颁旨花果山中的三元宫为天下名山寺院。康熙皇帝亲题“遥镇洪流”四字镌刻在花果山主峰玉女峰上,以表对花果山神灵的敬仰。李白:“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与苏轼:“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都是对花果山的赞誉,至此花果山就有了“东海第一胜境”和“海内四大灵山之一”美誉。
进入景区,随处都能看到西游文化的元素。道路两边有不少的商店,售卖着孙悟空的紧箍、如意棒,猪八戒的九齿钉耙,各种新奇的小玩意等。景区内的交通车有两条线路,分别通向花果山的主峰玉女峰和孙悟空的老家水帘洞。这还有什么选择,当然是直奔水帘洞喽!一路车行至半山停车场,沿钟、鼓楼之间的步道,来到一个看来有些年代的石券门前,券门上的“云台山”字样让许多游客有些摸不着头脑,这是因为花果山属于云台山的一部分,而三元宫则是云台山的主庙,故券门所题不是花果山而是云台山。进了这个券门,爬上一段陡峭石阶就来到了三元宫山门前。
三打白骨精
三元宫是花果山宫殿群的主建筑。三元信仰源远流长,早在1600多年前东晋时代,干宝的《搜神记》上便载有东海人陈光蕊,生了三个儿子,得道升仙,分管天、地、水三界的记叙。明代时期,苏北鲁南三元信仰达到顶峰,万历十五年(1587年)淮安人谢淳破家扩建三元宫,奠定了三元宫建筑群的基础。《西游记》的作者更是三元的坚定信仰者,书中说唐僧是东海陈光蕊的儿子,这庙里的三元也就是唐僧的骨肉兄弟了。
三元宫山门为单层三门歇山顶式门楼,门楣上的匾额书“敕赐护国三元宫”,为明天启六年(1626年)的实物。还有一幅“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三藏东传并非小说所言”,真实反映了《西游记》和花果山之间关系,此联为1998年金山寺梦初长老来此地时所撰写。进入山门,高高的天王殿台基中央却镶嵌着“海宁禅寺”的石匾。到底这座宫庙是道亦或是佛?请教了后面大雄宝殿内一位善言的僧人才知道,三元宫最初为一座道观,后宗教属性逐渐模糊。明朝万历三十年(1601年),神宗皇帝颁圣旨赐经,谕文中写明了“敕谕海宁寺”,海宁禅寺因此而得名,三元宫也从道家福地变成了佛家寺院。但20年后(1621年),天启皇帝仍颁予“敕赐护国三元宫”手书,并被制成匾额,悬于三元宫山门之上。1982年,三元宫重建时再次易名为海宁禅寺,中央大殿改名大雄宝殿,内塑佛祖释迦牟尼像,殿内两侧塑二十四护法诸天像,而三元宫则被移至东配殿,内塑天、地、水三元大帝圣像,成为道佛合一的宫庙。正是因为如此特殊的经历,三元宫以及云台风物的文化默契才会走进吴承恩的笔底波澜,才会在一部世界名著里展示它的足以见证青史的文化印迹,终于把一座千古名山带入现代。
三元宫上面不远处就是供奉孙悟空的大圣殿,位于水帘洞西侧,庙不大,只有一进院子。正门朝南,两侧悬挂一副对联:“传家东海三元古,拜佛西天五圣诚。”三元自然是指的是下面三元宫内的天、地、水三元大帝,五圣大概是指唐僧师徒加上白龙马了。从正门进去,迎面是两层的正殿,楼上是藏经阁,楼下供奉着孙悟空的坐像。只见他头戴齐天大圣的雉翎冠,身披一件朱红斗篷,圆睁一对火眼金睛,翘腿箕踞在宝座上,依然是一副桀骜不驯的神情。正殿的匾额上的“佛亦胜佛”四字,应该就是对其最大的褒奖。《西游记》末尾,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孙悟空功成名就,被封为斗战胜佛,成为佛教中著名的“三十五佛”之一,而这里大概就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尊奉孙悟空为神主的地方了。
望天迎佛
走出大圣殿穿堂,往西不远处就是大名鼎鼎的水帘洞,吴承恩就是以这个水帘洞为原型,在《西游记》中给早期的孙悟空提供了一个神话色彩十分浓郁的活动场所。只见眼前一个呈人字形的天然裂隙洞穴藏于半山腰的背风向阳的崖壁间,崖壁上清澈的水流倾泄而下,在洞穴前形成一片飘忽的水帘,落入洞前的水潭中,溅起层层水雾,只是没有想象中的遍崖藤蔓遮岩。正如在《西游记》开卷首回中,众猴们发现花果山瀑布,吴承恩诗曰:“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其实早在《西游记》成书之前,水帘洞已名闻遐迩。在明顾乾的《云台三十六景》以及张朝瑞等人的游记和各类方志文献中已有详尽生动的描述。在洞口崖壁上诸多珍贵的题刻中,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海州知州王同题写的“高山流水”,就比《西游记》成书年代的1582年早了38年。
瀑水飞泄
穿过水帘,走入洞内,长长的洞穴四周都是巨石,缓缓地蜿蜒向下,在各色霓虹的映照下,格外幽深奇特。洞中央是一个稍宽敞的大厅,约能容纳五六十人。上首有一个石雕太师椅,铺着一张“虎皮”垫子,应该就是孙悟空的宝座。想当年齐天大圣从蟠桃大会偷来美酒佳肴,就是在此地与众猴子猴孙一起酩酊大醉的吧!
步入水帘洞
再沿人工开凿的隧道一路下行,出洞后就是大圣佛附近的休息平台,游人大多都会在此休憩片刻。山上人工放养的猕猴此时就会聚拢来向游人讨要吃食,无论是水果糕点,还是果汁饮料,一概来者不拒。矫健的身手,贪婪的神情,引得众多游人慷慨解囊,争相拍照,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就此展现眼前。
猴哥,你下来!
好喝吗?
母与子
落荒而去
逗过顽皮的猴哥们,继续沿步道东行。慢慢的各种洞穴多了起来,千万年前的猛烈造山运动使得许多巨大石块交叉垒叠,自然形成的一大批洞穴。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三回,将此统称“七十二洞”,并将洞中妖魔,尽皆归顺猴王,并在花果山保卫战中充当先锋。著名的有海天洞、二仙洞、万佛洞、朝阳洞、啸云洞、华严洞、莲花洞等。
仙门仙径
再往东就是唐僧崖,又名大佛崖,这是一片由片麻岩石风化而成的一堵数十米高的陡峭悬崖。抬头仰望,却四处找不到唐僧的踪迹,看了一旁的解说牌,才知需要到景交车下车的地方才能清晰地看到唐僧与孙悟空师徒二人站立在崖上的形象。无趣地沿神道再向东走上一段,想去看看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单体最大的摩崖石刻“神”字,可神道蜿蜒向前望不到头,且根本见不到一个游人,只能放弃回头沿石径来到怪石园。
怪石园是一处山体崩塌地址遗迹,千万年前,花果山经历了一次大的地壳运动,许多山峰崩裂,乱石滚到了山坡上。经过日晒夜露风霜雨雪的磨练,终于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怪石,而令人称奇的是,这许多怪石又能和《西游记》神奇地联系起来,或许这也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微妙的感应。它是将《西游记》神奇传说、人物与山中的石头联系起来,经过揣测、观摩、发掘、整理而建成的,如同一部天生的现实版《西游记》。这里怪石林立,奇象迭出,任你自由阅读、驰骋想象。每块石头都是一回故事、一幅插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西游记》中的角色与场景活脱脱的塑造在这里,既有形似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唐僧的石头,也有形似白骨精、如来佛手、上山虎、神犬、玉兔的石头,许多与《西游记》有关的人物,都能在这找到他们的形态。他们是这里的主人,也是花果山石文化的精髓和缩影。
游完神奇的花果山,驱车来到桃花涧。这个4A级景区地处云台山支脉锦屏山南麓,分东西两部分,东部是景色清幽的桃花涧,西部是原始岩画将军崖景区。共有岩画、石刻、奇石、幽涧、龙潭、岩洞古寺等构成的桃花涧“三十六”景,素有“苏北九寨沟之称”。景区内山水俊秀、云雾缭绕,流泉飞瀑、石壁陡峭、步移景换,沿涧茂林修竹吐翠,满山草绿花香,宛如一幅画中仙境。
在游客中心购买门票时,想起自己还带着军官转业证,便试探着询问能否凭此证可以免票,没想到却得到了肯定的回答,的确感觉有些意外的惊喜。看来国家和各地政府都在不断加强对退役转业军人的优惠力度,军队强则国家强的观念真在持续地深入人心,这对广大的、无论是现役还是退役转业军人都是一个好消息。
沿着幽静的游步道一路前行,没多远就来到将军崖岩画。这是一处混石岩构成的覆钵状山体,南北长22.1米,东西宽15米。高约6、7米,有一条木栈道绕行其间,四周建有铁栅栏和铁丝网予以保护。山体上共刻有3组岩画,分别为各种人面、兽面、禾苗、太阳、星象和其它一些线条图案。据考古专家初步考证,早在万年以前,这一带就生活着上古时代的东夷先民。岩画的内容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对农作物、天体星象、鸟兽的崇拜和依附意识,是当时生产生活图景的一幅真实写照。望着这些造型古朴、形象诡异,充满神秘色彩的上古岩画,让人油然而生起一种思古幽情。
离开将军崖岩画,逶迤山路渐然陡峭起来,炎热的天气使得同行的女同胞们心生畏惧,不愿再顶着烈日爬山,无奈只能单独一人沿多宝塔、锦屏大观音草草逛了一圈,沿途但见奇峰高耸,石壁陡峭,怪石嶙峋,苍松如盖,流水潺潺。虽然炎热难耐,但还是让人感觉心旷神怡。
多宝塔
锦屏大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