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八十年代(日记)五十二
(2022-04-12 07:46:35)6月20日
女护士讲许多肠粘连之类的吓人故事。
6月21日 星期天
爱情的故事,似乎今天只是昨日的翻版,一样的自我说教,一样的怯懦和有言无行,一样的苦涩的果子。
6月22日
有两种小说。一种是经过精心构思的,像编织得十分精致的工艺品,供读者把玩,作者的观点在其中忽隐忽现。另一种是粗糙的,直抒胸臆的,当然也可以写的精巧。它和盘托出一段生活,一段命运,读者首先被作者的热情和忧伤所动。很多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是这样,如《太阳照常升起》《在人间》《西线无战事》《马丁.伊登》等等。中国的《红楼梦》《家》等。
我现在想写,但有一个困惑,就是是否照搬实际生活即可?这生活是感动我的,但不知能否感动别人?
我还不大能够掌握小说。这大概都是写新闻报道造成的。
就整个世界上,我最怕什么?——怕老婆呀(相声)
我最怕儿子,他蹭蹭蹭地长呀(长学问)(相声)
6月24日
桌子上散乱地摊放着一堆手稿。这都是我以前——82年待业时和在这以后偶尔写下的小说的草稿。没有一个题目是写完了的,即兴的,提纲式的,有的只有一个开头。
我重读了一遍。我惊诧自己的写作能力,自己的生活经验,一些非常好的构思,一些虽只有雏形但却感人的人物形象,一些我都不敢相信是自己写出来的精彩的句子……
我太疏懒,虎头蛇尾,没有完成它们。但我现在想踏踏实实地 写了。“如果你要写一本书,那就至少每天写一页。”
这些从我的生活经历中走出来的人物和事件,它们是令人激动的。它们就是我生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的生活如果没有它们曾经存在,那真是乏味透了。正是由于曾经有过它们,生活,三十多年的生活,还算有些咀嚼头。为什么不写下来呢?
我因一篇怡性的小说而得祸,这反而刺激了我写小说的欲望。作家说:“你要认识生活吗?那你就去读小说吧。”我要说:“写小说吧,这也是生活。”
让我记下这些未完成的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当然,还有其他的题目,如讲师团一年的生活。“那年我十九岁”的一组过去的故事,《鲸鱼冲上海滩》当代青年的困窘。
看匈牙利《会说话的猪》,想到讽刺小说也可以一试。
还有“一分钟小说”,只要我写,我想也可以驾驭的。类似的,以前不是写过《报复》《图书馆里》吗?原稿找不到了,可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