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大庙与黄庭观

标签:
南岳衡山南岳大庙圣帝殿黄庭观魏夫人 |
南岳大庙正门棂星门,大门两侧的对联:“棂环卍字,槛绕廻文,仰台阁辉煌,是谓仙宸帝阙;星敛贪狼,风和仪凤,喜山河奠定,同游化日光天。”门原是木结构的,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才换成花岗岩石门。门高和宽均为20米,厚1.1米。
南岳庙的第三进叫“正南门”,它由三个拱门组成,很像一个“川”字,故又叫“川门”。川门寓意前来朝拜南岳圣帝的信士川流不息、络绎不绝。川门分为正川门和东、西川门。正川门在古代只有帝王天子和朝廷命官才能通行,平民百姓,只能走东、西川门。
大庙的第四进御碑亭。亭系木结构,为八角重檐歇山顶建筑。此亭又叫百寿亭,亭的四周檐板上撰写了100个字体各异的“寿”字,每个寿字构思巧妙,无一雷同,意思是祈愿“寿岳”祭祀朝圣的人们能福寿安康、延年益寿。亭内立着清康熙皇帝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撰写的《重修南岳庙碑记》石碑,碑高6.6米,重约四千斤,碑文刻着“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主灵长于禄位,绵福祚于子孙,载在星经,由来尚已”等279字。康熙皇帝不仅在宋徽宗之后再次诏定南岳为“寿岳”,更为重要的是,他在御碑中钦定南岳衡山为亿万臣民的“主寿之山”,成了“寿比南山•南岳衡山”最权威的佐证。
人们常说:“摸摸乌龟头,一生不用愁;摸摸乌龟背,大富又大贵;摸摸乌龟嘴,夫妻不吵嘴;从头摸到尾,万事不后悔”。所以神龟被摸得如此光滑。

整个大庙的核心建筑——正殿。正殿内供奉着“南岳司天昭圣帝”,因此又叫“圣帝殿”。正殿屹立在2米高的16级须弥台座之上,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高31.11米,殿基长35.3米,宽53.68米,占地面积1895平方米。

大殿正中汉白玉基座的神龛内供奉着金身冠冕、神态威严、有求必应、高达6.3米的南岳司天昭圣帝坐像,也就是万民朝拜的南岳衡山之神——祝融火神。大殿从上至下,从里到外布满了各式各样的木刻、石雕、泥塑:有“神龙尝百草”、“大禹治水”、“八仙过海”、“二十四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