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恬淡自然

(2009-06-05 10:50:31)
标签:

杂谈

分类: 学医证道
        近年来,国人有个误区,生活条件好了,应该吃点好的,喝点好的,但什么是“好的”?一般以为贵的(燕窝鱼翅),不易得到的(冬虫夏草),滋补类的(脑白金为代表的),还有就是现代科学证明有益的就是好的。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又拼命提倡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甚或一顿要吃5种以上水果。到底哪些好哪些不好呢,这个呢的确不好评判,但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恬淡自然”,而不是整齐划一。
        现代科学是建立在“物”上的,可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还有“灵”在,这就很难用物的观点来衡量了,正因为有“灵”在,才有个体差异,才有丰富多彩的人生,而决不是一个鼻子两只眼那么简单,虽然现代科学也在研究人的大脑,心理和意识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离“灵”还差得远呢。很多证据表明“灵”不仅在人身上存在,还存在于动物植物乃至水中,我这么说并不是否认现代科学,相反还是很尊重,但不能迷信科学,科学是个相对的概念,科学不等于真理,科学是在探寻真理,科学所不知道的远比科学了解的多得多,我们今天对于某些事物的认识恐怕不会比生活在
两千年前的人对于现在人手一部的手机的认识好多少。
        恬淡自然说的是两方面,一方面有一个恬淡的心态,不要把吃当成一种负担,另一方面也不要成瘾。有个朋友,不知从哪本书上看来的,说晚餐后要吃五种水果,有一天睡觉前才想起来,结果实在吃不下这么多,耿耿于怀,把这当任务,试问如此心态能健康吗。还有一种人就更不对了,嗜吃喝成瘾,这时吃喝已不在是生理需求,而变成感官依赖,这也不能健康。饿了吃渴了喝,本是天经地义,可是有些人就是把这些搞成精神需求,不出问题才怪。我们再看看大自然里的所谓凶残的狮子老虎就明白了,它们只有在饿了的时候才去捕食猎物,而不是看到猎物就咬上一口,平时也能和那些猎物和平共处。第二个就是自然,这里的自然不仅包括物理世界的时空,还有适合自己的意思。尽量吃当地时令食品,少吃反季节和异地的食品,现在全球都一体化,搞地球村,不能拒绝外来的事物,也不能全盘接收,要掌握这个度,主次要明。适合自己的口味就是说,如果有些东西再有营养,可是就是不想吃,吃起来如梗在喉,这样效果也不好。
        说到这儿,想起网上看到的一篇文章《你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里面提的观点我也认同,牛奶本不是国人的强健之品,只是国门打开后才为世人所接受。“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作为商家的宣传倒也无可厚非,可果真如此,恐怕真要出问题。试想,牛奶本是喂养牛犊之用,谁见过大牛喝奶的,其它动物也是这个道理,人亦如此。只有贪欲的人才会想到哺育幼小之物乃为上品,听说清朝的慈禧太后就经常喝人乳,也不过才活了73岁,而这对民间长寿之人只是个起步而已,这一例虽不足以说明问题,但无论从西方的进化论观点和东方的道法自然的角度,显然常喝牛奶未见得是好事。
 
 
 
转发:你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
 

恬淡自然

我为什么在美国也不给孩子喝牛奶? 2008-09-23 18:05:49   
 
最近“毒奶粉”事件震惊世界,中国奶制品行业为追求利润罔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甚至祸及到婴幼儿身上,其行为背后透露出来的冷酷贪婪令人发指。

美国有严格的食品检验程序,牛奶里肯定不含 “三聚氰胺”,但我不给孩子喝牛奶,改喝豆浆已快两年了。
事情起因于前年我读了英国地球化学家简·普兰特(Jane Plant)的两本书:《你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Your Life In Your Hands)和《杜绝奶制品的防乳腺癌教程》(The No-Dairy Breast Cancer Prevention Program)。
普兰特教授认为人们应该像远离香烟一样远离奶制品。
这个结论来自于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五十岁的时候普兰特教授被诊断出得了乳腺癌,十年间,经历了多次的手术治疗,几十次的放疗和化疗,可癌细胞还是不断地回来。当它第五次出现,一个半个鸡蛋大小的硬块长在她的脖子上时,医生说她只有几个月的生命了。
在绝望中,她决定不再相信医生,实际上这时候相信也没有用,人家都给判了死刑了。她要自己拯救自己,用以往做课题研究的方式搜寻癌症治疗的各方面资料,寻找痊愈的案例。
普兰特教授的丈夫皮特是地质学家,他们夫妇俩在八十年代初曾为环境保护问题到中国工作过。
有一天,她突然想起来在中国的时候,有位当地的同事和她讲起过,中国农村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一,这个数字相对于西方女性得病率的十分之一,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
她又去查资料,发现生活在北美和欧洲的东方女性,她们乳腺癌的发病率和西方妇女一样高。
她问了丈夫一个后来被认为是拯救了自己生命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女人不得乳腺癌?”
他们两个人苦思冥想,很快得出结论这一定和饮食有关。
那么和哪种饮食有关呢?
皮特想起他在中国的同事曾将奶粉倒到杯子里冲给他喝,但是那人自己喝白水。因为当时当地根本没有奶制品工业,奶粉是高级东西,款待贵宾之物。
普兰特教授想起来她在伦敦招待来访的中国客人,当把饭后甜点冰激凌端上来时,客人的表情就和她本人在中国的餐桌上看到了炸虫子时一样。
问题的答案呼之欲出。那就是中国偏远地区的妇女不吃奶制品,而在西方奶制品是主要的食物。
普兰特教授这时就想,自己戒掉每天必吃的两盒酸奶不会损失什么,何不试试。
出乎她自己的意料也让所有的人大跌眼镜:她脖子上的肿瘤在六个星期之后消失了!
她在这之前已经开始素食,这六周内期间依旧吃素,唯一的饮食改变就是戒掉了奶制品。
普兰特教授一直是英国地质调查局的首席科学家,同事们都目睹了她反复患病到痊愈的曲折过程。当家人朋友患了乳腺癌后,他们纷纷向她求援,普兰特教授通过改变她们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使六十多位妇女痊愈。
同事们个个都是顶尖的科学家,在这样的结果面前问她的是同一个问题:“为什么素食和戒掉奶制品能够治愈癌症?”
这也正是一直萦绕在普兰特教授自己心中的问题。
她业余时间下了很大的功夫查找资料,研究牛奶工业的生产流程,奶制品的营养含量及各种添加剂……
她得出的结论是牛奶中的IGF-1(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导致女性易患乳腺癌,男性易患前列腺癌。
IGF-1本是牛奶中本身含有的成分,但是在以前自然产出的牛奶中含量很低。自从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奶牛场可以使用一种促进牛奶分泌的激素rBGH以后,牛奶中的IGF1的含量就增加了数倍,喝这种牛奶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比例也增加了数倍。
在中国的奶牛业,添加雌激素、孕激素、生长激素等增加牛奶产量更是常规操作。以前的奶牛都是生完牛犊后才会产奶,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通过注射各种激素使没生小牛的母牛产奶,这样完全违背自然产出来的东西怎么会对人有好处啊!
许多人担心不喝牛奶会缺钙。普兰特教授也特意研究了这个问题,她发现不同国家中奶制品的消耗量的比例和患骨质疏松症的比例是相同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牛奶中虽然含有钙质,但是这种钙降低了人体中维生素D的活性,喝奶反倒妨碍了人体吸收钙质,这一结论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肯定。
后来因为求援的人太多,她决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下来出版,就是《你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一书,里面讲了十种饮食因素和十种生活方式使人们远离癌症,现已成为畅销书。
随着研究的越来越深入,她陆续写了防治前列腺癌、补钙、癌症的素食食谱等书籍,并创立了网站,帮助更多的癌症患者。
我不给家人喝牛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汉族人祖祖辈辈都是以淀粉类为主食的,我们的身体结构和性格特征都受这样的饮食习惯的影响。许多国人喝牛奶会拉稀,就是因为体内缺少一种消化酶去分解牛奶中的蛋白质。我想我们中不缺这种酶的人能够从牛奶中吸收的蛋白质也有限,因为胃肠系统不习惯奶制品。
牛奶的好处我们得不到,却要受它里面的坏东西影响增加致癌的风险,你了解了情况后还会去喝它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字频识字
后一篇:明理不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