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自负,不可张狂-读柳永《传花枝》
标签:
柳永宋词 |
分类: 读词怡情 |
《传花枝》
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张陈赵。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刷扮,能
嗽,表里都峭。每遇著、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
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若限满、鬼使来追,待倩个、掩通著到。
词牌《传花枝》首见于柳永词。
据说,此篇和《鹤冲天》为姐妹篇。我没有办法查找两首词的具体写作时间和关联,但两首词内容都是词人述怀,写其浪子的放荡生涯,表现出对功名的冷淡、狂傲的态度。相对而言《鹤冲天》应该知名度更高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脍炙人口。而这首传花枝》词因为用了较多的当时口语俗话,不够雅致,有点进入《水浒》语境的感觉,还用了冷僻字,理解上也有些障碍,也影响了阅读朗读的流畅度。
“平生自负,风流才调。”——风流:英俊杰出且具有倜傥不羁的情调。才调:才气。开头这两句就说:自己平生自负,认为自己是风流倜傥,满腹才情,英俊杰出,几乎无人能比。这两句为全词定下了基调。开口就直言不讳自己自负,确实是够自负的。
“口儿里、道知张陈赵。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刷扮,能
嗽,表里都俏。”——这几句是从多才、多艺、身心等三方面来说明自己的“风流才调”。词人擅长拆白道字,机敏睿智,不论是谁说出的任何字,他都可以任意拆说,毫不困难。而且还会为乐工的新腔谱写新词,自己能改旧声为新声,自创新曲,非常精通,再拗口难唱的曲调都难不倒他。自己还精于打扮,擅长修整自己的仪容,还擅长养生之道,所以自己的外表俊美,内在方面也结实陡健,风度翩翩。
“口儿里”应该就是嘴里吧?《水浒传》第八一回:“李师师执盏擎杯,亲与燕青回酒谢唱,口儿里悠悠放出些妖娆声嗽,来惹燕青。”“道知张陈赵”的含义,根据网上介绍:“道”指“拆白道字”,将一个字拆开成为一句话,是宋元时期盛行的一种用拆字法来说话表意的文字游戏。如黄庭坚《两同心》:“你共人女边着子,争知我门里挑心。”就是拆开“好闷”两个字为语。《水浒传》第六一回:“不则一身好花绣,更兼吹的、弹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张陈赵:指让词人拆字的几位女性友人。此句意为夸耀自己才学及词曲方面的才艺。难令:拗口难唱的曲调。知颠倒:知道倒顺,识得门径,即说自己很精通。解刷扮:很懂得修饰打扮。
(pēn)嗽:养生术的一种,类似于今天所说的气功。
(这个字电脑也打不出),同“喷”,吐出。嗽,吮入。峭:俏丽。
“每遇着、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许:如此。这三句是说:虽然自许风流才调,但是每当在歌舞宴席间,人人会说,可惜他就这样过了,渐渐地老了!
“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阎罗:即阎罗王,主管地狱。这里用“大伯”来称呼铁面无私的凶神阎王,既诙谐,又无畏,别说人,鬼神也敢开玩笑。这三句是说:但“我”是不服老的,阎罗王大伯曾经教诲过我,人生在世,不需要去烦恼。那么,应该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
“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这几句是说:如果能得遇良辰美景,就应该去寻欢作乐,花钱买乐,就这样尽情地活上个百十年,只管与佳人长相厮守。剩:尽情。取:助词,相当于“得”。厮好:相好。
“若限满、鬼使来追,待倩个、淹通着到。”——这几句是词人对阎罗王所说的话:如果有一天我的大限期满,小鬼要来捉拿我了,请你叫一个弘广通达的人来就行了。
“限满”:大限已满,指人的寿命期限已到。“追”:捕拿。“倩”:央请别人做事。南宋辛弃疾《水龙吟》就有:“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淹通”:弘广通达。“着到”:到。
从正面看,这首词是柳永对自己人生态度的肯定,以狂放的笔调,写出自己狂放不羁的性性,他生活态度的执着与乐观,以及对于流俗的鄙薄之意。
但是,在这首词中,也可以看出柳永比较极端。任性、率真、叛逆虽然不是错,但是公开宣扬及时行乐的观点,作为一个追求仕途的人说肯定不妥当,难以见容于主流社会或官场。或许,正因为仕途没什么希望,柳永才这样“破罐子破摔”了。谁是因,谁是果,谁知道呢?
一个人可以有傲骨,不可以有傲气;可以自负,不可张狂。柳永说自己“表里都峭”,其实他是表里都傲。这是他吃亏或者说功名不就的原因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