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丙丁咬文嚼字 |
丙丁咬文嚼字
在我们胶东,有许多地名里有“崖”字,如海阳市的黄崖,乳山市的崖子,文登市的崖子头,荣成市的崖头、崖西、海崖、河崖、河北崖等等。崖头因地处荣成市区,很有名气,其大名常见于新闻媒体。而乳山市的崖子村,更是有名的集体农业先进典型,时常有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省长、市长们去视察、参观,记者们也趋之若骛。但到了电视台、电台播音员们那里,问题就来了:这些地名中的“崖”字该怎么读?如按普通话读“ya”,那听起来不就象“丫头”、“鸭子”、“鸭子头”、“黄牙”了?还有“海牙”呢,国际法庭都来了!于是,他们干脆就按本地方言读作“yai”。然而,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却根本就没有“yai”这个音节,这样读显然极不规范。
其实,在现代汉语里,“崖”字有两个读音。《现代汉语词典》对“崖”的注音是:“ya,(又读ai)”。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在该词典的《凡例》中说得很清楚:“传统上有两读,都比较流行的,酌收两读,……”大家可能都听过这样一首民歌:“山对山来崖对崖,蜜蜂采花顺山来。蜜蜂本为采花死,梁山伯为祝英台。”如果歌中的“崖”不读“ai”而读“ya”,那么这首民歌根本就不可能产生,更别说流行,因为那样就不符合民歌的最起码条件——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