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林涛侃大山
林涛侃大山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86
  • 关注人气: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鸟朝凤》如果拍成农村版“老炮儿”该多好

(2016-05-18 16:37:29)
标签:

百鸟朝凤

老炮儿

跪求拍片

方励

我是冲着导演吴天明去看的电影,不管是否有人下跪。
我是带着失望之情离开影院的,不管是否有人夸赞这部电影的匠心。
影院门口,我走过《百鸟朝凤》的平面式海报,正好看到了《美国队长3》的立体式招贴,脑海中浮现出电影里的场景——游天鸣带着游家班出活的时候,遭遇到了西洋乐队。
电影里,《百鸟朝凤》是表现一个唢呐艺人的坚守和无奈,现实中,这部片子的遭遇和那个艺人有什么两样吗?
观影过程中,焦三爷的形象,难免让我联想起另一个电影人物——老炮儿。
焦三爷是无双镇的老炮,是唢呐界的老炮儿,讲规矩,懂礼儿,有性情。关于农村生活,传授技艺,人情世故,刻画还算到位。但比起冯小刚的老炮儿,他遭遇的城管查抄,富少一族,跳楼讨薪,胡同生活,写信举报,好像离我们更近,也更能引起城市人的共鸣。
现在的农村,在2016年春节过后,我们对它既担忧又陌生。为什么呢?这个春节,在经过了江西女上海男,东北留守妇女等各种真假新闻的骚扰和情绪传递,就连农村走出来的我们,也有一种再也回不去,或者再也不想回去的感觉,虽然那里依然是故土,依然有我们的父老乡亲,依然有我们儿时的生活记忆。
《百鸟朝凤》前半部分,比较精彩,拜师学艺,依稀可以看到电影《霸王别姬》前半部分的一点点皮毛,毕竟吹唢呐这个行当,不像京剧那样更加适合银幕语言表现。
后半部分,戏剧张力不足,在老炮儿里面,大部分观众都能够感受冯小刚的各种无奈,在《百鸟朝凤》里面,焦三爷和游天鸣的遭遇,并不能引起我深深的同情。
我非常敬重吴天明老爷子,但并不代表我就认可《百鸟朝凤》的艺术品质。
这个电影,虽然晚了几年,但放在2016年上映,其实契合当下,非常合适,大国工匠这个概念,正在深入人心中,不管是任何行业,都有一种工匠精神在里面,要精益求精。吹唢呐的,当然也不例外。它可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天鸣也可以成为非遗传人,这都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障。
最后,想起了一个身边的例子。以前在报社工作的时候,拍照都是用胶卷,那个时候,为了快速出照片,洗印暗房的那个师傅特别受宠,大家都的毕恭毕敬。后来,数码照片时代来了,那个师傅也就落寞了。但结局呢,也不坏,时代又回归了,胶卷成了摄影发烧友的最爱,那个师傅依然有用武之地。
如果,吹唢呐,列入了中小学特长生选拔范围,如果,吹唢呐,在传统文化回归的背景下,成了很多红白喜事场合的必选,那个时候,吹唢呐依然可以《百鸟朝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