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女儿包山,"疯妈"疯得有理
(2014-04-25 14:43:23)
标签:
疯妈包下山重庆桃花杂谈 |
《为了女儿作文,包了一片山林》,这是4月24日《重庆晚报》的版面标题,到了今天的网络上,演变成了各种版本,有的说,为了女儿认识桃花,包下一座山,有的说,妈妈为让女儿认识自然,包下一座山。点击率肯定不低,因为跟帖很多。
简单看了下跟帖,有些网友的留言比较一致:都感叹这个妈妈很有钱,或者说哪来那么多钱呢?这种思维模式本身其实就值得探讨,我们是不是把什么事情都往钱上去靠呢?这种衡量本身是否说明了我们本身固有的功利性思想太强了呢?
说到教育孩子,作为家长,为他们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只要能力允许,可以不计代价,包一座山又算什么呢。
既然有网友关心成本,那还是可以简单探讨下。文章中说:妈妈甘霖承包的这座山大约有20多亩,包山价格根据地段、栽种农作物,价格有差异。比如,在中梁山一带,承包菜地每亩每年的价格要上万元。因为有保密协议,所以只能粗略估算,起码要有20万吧。
20万多吗,在一线城市能买一个五平米左右的卫生间吗?估计二线城市应该差不多。比起买学区房的家长,这点花钱的疯狂真不算什么。这只是打个比方而已。
“为女儿包山看似冲动,其实是因为还有创业的原动力,这里也将是我教育创业的基地,在大自然中教学,让孩子们开展农耕体验,应该也是一个不错的商业项目。”甘霖说。
这个报道,在网上火了之后,其实反倒大大的帮助了妈妈,免费做了一个大广告。接下来,可以预料到的是——会有投资找上门,会有公司谈合作,会有学生想过来,一个看似疯狂的举动,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可能创业成功。
甘霖认可自己是疯妈,但不是疯子的疯,是疯狂的疯。
如果这个商业项目真的成功了,是否会有网友再度发出唏嘘不已:不就20万吗,其实我也出得起。
更应该学习的是疯妈的独立思考精神。她曾经当过老师,后来专心教育孩子,可以说煞费苦心,用心良苦,尽心竭力。
这个报道出来后,也可能会有媒体去追问她老公是做什么的,是不是大款,但这已经不重要了,人家的事已经做出来了,人家觉得自己的孩子受益了,人家内心满足。
这个事,附带的效益还没完。将来孩子长大了,如果真的是成龙成风,那这个妈妈还可以写一本书,肯定有家长买,版税收益也会很客观,这个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包山投入这几十万,真不算什么了。
我们相信,疯妈只是想为孩子好,在包山之前不会想到刚才文中描述的各种美好前景,也正是这种单纯的爱子之心,才会让她做出我们今天热议的包下一座山的行为,这恰恰是不计功利的收获。(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