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监暗查 用心良苦
(2013-07-24 14:25:49)
国家安全
监管总局近日组织13个暗查组,对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持续进行暗查抽查,发现了一批
触目惊心的安全隐患。
暗查相对应的是明查,这是两种不同的工作方式,明查难逃形式主义,所以凸显了暗查的特色——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插现场,全程保密。
最近发生的一些生产安全事故,直接证明了明查的失败和失职。
比如,吉林德惠大火,当地安监站站长李云龙不认真履行职责,监督管理不到位,存在失职渎职问题,已被立案侦查并刑事拘留。宣城市鑫源矿业公司发生事故,此前,煤监部门检查组刚进行过安全检查。大连石化,4年6起大火,安监肯定没少明查过。
只是,这次暗查“发现了一批
触目惊心的安全隐患”更让人揪心,具体是什么,新闻里没有说,反正结果是:国务院安委办分别向12个被暗查地区的省级安委会下发了整改通知,要求限期整改,
重大隐患驻点督导、挂牌督办。目前,已责令停产整顿企业13家、搬迁1家、暂扣安全生产许可
证8家。
这些举措,似曾相识,特别是在每次事故发生后,官方说法大概也就是这些。
安全生产事故不断的发生,有偶然有必然,当然不能把责任全推到国家安全
监管总局头上,总局主要是管全面工作,不可能对每一个企业都事无巨细,人力物力都做不到。它可以去查一个企业,但是查不出也斩不断当地政府、当地安监和当地利税大户企业之间的勾连关系。
总局这次暗查下了大力气,全国动员,工作量非常大。共组织暗查组2.6万个,一个人肯定不能叫做小组,按照一个小组两个人来计算,需要5万多人,检查企业19万家,发现问题和隐患38万项。
组织工作也比较复杂,5万多人,保密第一,严防通风报信的,还有检查组的出行费用,等等。这些用心,老百姓肯定理解也会支持,只是期待好的结果。
最后提个建议,部分暗访组,能否带个记者去,因为老百姓想知道“
触目惊心的安全隐患”,主动告知反倒可以减少他们的猜测和担心。否则,还是少提什么“触目惊心”,也别拿这个来吓唬老百姓,并且还有邀功的嫌疑。林涛
监管总局近日组织13个暗查组,对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持续进行暗查抽查,发现了一批
触目惊心的安全隐患。
暗查相对应的是明查,这是两种不同的工作方式,明查难逃形式主义,所以凸显了暗查的特色——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插现场,全程保密。
最近发生的一些生产安全事故,直接证明了明查的失败和失职。
比如,吉林德惠大火,当地安监站站长李云龙不认真履行职责,监督管理不到位,存在失职渎职问题,已被立案侦查并刑事拘留。宣城市鑫源矿业公司发生事故,此前,煤监部门检查组刚进行过安全检查。大连石化,4年6起大火,安监肯定没少明查过。
只是,这次暗查“发现了一批
触目惊心的安全隐患”更让人揪心,具体是什么,新闻里没有说,反正结果是:国务院安委办分别向12个被暗查地区的省级安委会下发了整改通知,要求限期整改,
重大隐患驻点督导、挂牌督办。目前,已责令停产整顿企业13家、搬迁1家、暂扣安全生产许可
证8家。
这些举措,似曾相识,特别是在每次事故发生后,官方说法大概也就是这些。
安全生产事故不断的发生,有偶然有必然,当然不能把责任全推到国家安全
监管总局头上,总局主要是管全面工作,不可能对每一个企业都事无巨细,人力物力都做不到。它可以去查一个企业,但是查不出也斩不断当地政府、当地安监和当地利税大户企业之间的勾连关系。
总局这次暗查下了大力气,全国动员,工作量非常大。共组织暗查组2.6万个,一个人肯定不能叫做小组,按照一个小组两个人来计算,需要5万多人,检查企业19万家,发现问题和隐患38万项。
组织工作也比较复杂,5万多人,保密第一,严防通风报信的,还有检查组的出行费用,等等。这些用心,老百姓肯定理解也会支持,只是期待好的结果。
最后提个建议,部分暗访组,能否带个记者去,因为老百姓想知道“
触目惊心的安全隐患”,主动告知反倒可以减少他们的猜测和担心。否则,还是少提什么“触目惊心”,也别拿这个来吓唬老百姓,并且还有邀功的嫌疑。林涛
前一篇:“状元”凭啥敢和北大谈条件
后一篇:下基层得会唠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