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脱节不是个小问题

(2012-11-13 06:41:46)
标签:

少儿

刘宏

北京

职业学校

职业教育学校

杂谈

一个学生,如果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是否就一定属于没希望的学生?是否辜负了家人的养育之恩和期望呢?是否人生从此就不得意呢?
在现实情况下,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就应该回答“是”。这似乎是社会和家长的共识,所以才有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各种教育怪现象。
有这样一个例子,首钢总公司技术研究院用户技术研究所焊工刘宏,她是高考落榜生,多年实践的摸爬滚打,她成长为业务骨干,当选全国劳模,你能说她不成功吗?可以说,她用努力工作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但她也有困惑,去年刘宏听说北京一个机构办焊工培训班,培养焊接工程师,她过去报名但对方不收,因为刘宏没有大学本科文凭。刘宏拿出全国劳模的证书也不好使,后来刘宏急了,说自己花钱听课,也不要文凭行吗,但还是不行。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有几个去心甘情愿的去当焊工呢?而实践经验丰富的焊工,却因为没有文凭无法成为工程师?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是个老话题了,谈的多做的少。
最新《大学生职业适应状况报告》调查显示,57%的大学生毕业后变动工作两次以上。项目负责人任占忠表示,开展此调查主要因为当前的大学生无论在就业、创业及职业发展上,普遍存在不适应问题,不适应的根源在于培养与需要的脱节和错位。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第一,刘宏的继续教育问题如何解决。是去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吗?这是最合理的,但不一定可行。现在中职学校,基本属于考不上高中或者大学的人才去,在家长眼里的印象也不是很好,但其实职业学校的真实就业率还是不错的,只是很多毕业生染上了和大学生一样眼高手低的毛病,一个中职毕业生,去一些五星级酒店等服务岗位其实很好,也符合北京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但他们仍然是挑三拣四。
如果让刘宏去职业教育学校培训,她能愿意吗?职业学校做好准备了吗?
职业教育在国外是红红火火的,有的国家,学生都不爱上大学,就爱去职业学校。
这就需要我们的职业学校,首先别把自己看扁了,再次利用国家的各种政策努力来发展自己,不要总是抱怨面临的社会观念影响和生源减少问题,你必须自己把自己当盘大菜来经营。
刘宏这样的人才,在北京不算少数,都是刚需,如何把这部分资源给盘活,要好好琢磨。
第二,我们的大学生眼高手低的问题如何解决?最新的事例是,一个90后学生去某单位实习,领导安排他给大家订盒饭,他都不屑于做这些。
为了让孩子能够学习好,我们的家长几乎包办了孩子的一切,这些家长的青年时代,我相信基本都是任劳任怨的,为何培养出的孩子都是甩手掌柜呢?因为工作不仅是做事还是做人,如果什么事都分那么清,什么事都只讲收获不想付出,那未来发展的空间基本会比较小。
看来教育是内外都有脱节的现象,当然,国家层面已经开始行动。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只要用心做事,都会有收获的。我们的家长首先得明白这个道理,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成绩,大人明白了,并且身体力行,孩子自然也就慢慢明白了,就能够在快乐中学习,真正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