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与《温州读书报》的缘分

(2014-07-07 14:03:11)
标签:

读书报

书话

名作

报纸

名家

分类: 书文书话
               我与《温州读书报》的缘分
                     文/元 尚
    结识一份报纸,往往也需要缘分的。
    09年和编辑先生在博客中互相“往来”,记得先生有一次私信给我,让我给一个联系地址,遵照先生之嘱,也发了一个私信过去。没过几天,就接到《温州读书报》一份,打开来看,有书香扑面而来。这是我第一次知道、看到读书报。和时下一些此类报纸不同的是,读书报疏少追书话时尚的毛病,这是我最喜爱《温州读书报》之处。
    时下大凡此类报纸,都有一个弊端,就是跟时尚类媒体一样,只追名人名作,对于时尚类报纸来说,情有可原。但对于读书类报纸版面来说,就大有可商榷之处了。人们总爱把书形容成为海,或形容成为城,还有形容成为山的,总之书并非只有名家的,也并非只有名作,更并非只有民国的版本。《温州读书报》能兼顾名家名作和地方著作,以及一些并非名家之书,可见办报人眼光独具。
    读书和单纯的藏书有本质的不同,藏书可以不读,可以只藏罕见版本,珍贵版本,名家名作初版本,但是读书却大可不必如此。读书要在于得味得趣,于人于己有益无害,自娱自乐可也,读书之用也可。可以读名家名著,更可以读一般作家的作品。我读我快乐,都可以写出来供大家欣赏。
    就我个人体会而言,如今很多古籍版本的真面目要想一见,疏非易事。正好09年前后,在网上搜到一些全彩高清古籍电子版,为了一睹古籍原书风采,只能退而求其次,下载电子版(全彩高清电子版无异于原书)来看。也是一时兴起,每次下载到这些书时,都要记上几笔,大凡书名、版本、下载于何处等等,也就是一个菜单,名之曰淘电子书日记。把这个事跟编辑先生念叨了几句,先生说给我们吧,读书报是月刊,可能刊登的慢点。于是整理了两篇寄了去,过了一个月,果不其然,报纸寄来,日记竟然原样刊登。像这样的玩意,时下此类报纸都不会刊出的,这东西太个人化了,太菜单化了,就是一个流水账。但是《温州读书报》刊出了。其海纳百川的胸怀,是在令人敬佩。
    读书报里面我最喜欢的栏目有,四版的“温州老版本”,因为自己以前给《新京报》写过老版本方面的文字,所以对这个栏目自建立以来,期期不落的看。二版子张先生的“我的签名本”也很有意思。如果能多写写普通作者的签名本,那就更好了。二版董国和的“百堂书话”越写越有味道,越看越觉得扎实。喜欢的文章,数不胜数,不过要特别提一下《“个”字释义二议》文章所言内容,虽然比较专业了,但因为自己交过语文课,而且一教也是十来年,对于文字解释这东西还是比较有兴趣的,看到这篇文字,的确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简单说一个,就是对字典词典要有分析有判断,这样才能用好。
    对于书话,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作者在人格上是平等,无分名不名人,书在书格上是平等的,无分名不名著。这才是书的真相世界。为默默无闻的作者,默默无闻的书说话,《温州读书报》在这方面做了十分有意义有价值并值得称道,应该载入书史的工作。
    刊发于《温州读书报》2014年第六期第一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