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懂,不是一种知识

(2014-05-07 21:35:07)
标签:

疑问

标准

天命

元尚

文化

分类: 随说随记
                                   懂,不是一种知识
                             元 尚
    刚才看了一位好友的说说,意思是努力很多年仍然没有懂一个人,于是乎不想在懂了。其实真正的懂是人对人对物的一种顿悟,像忽然开窍的感觉。对人对物都是如此,否则就只能是知识学意义上的那种懂,知识学意义上的懂就是明白、知道而已。真正意义的懂,不是通过努力得到的,它不是努力的结果。有那么点天命的感觉。懂一个人,不是把那个人当作一个标签,当作一个风景,当作一个标准,这些都是知识学意义上的东西,说的更透彻点是权力运作意义上的建构。标签只有标签的指定才真正懂的标签的意义和价值,使用者永远都是愚昧的盲目的。比如只有道德标签的指定者,可以逾越标签的范围,但是使用者却总是自虐的自觉的拿标签去衡量自己衡量他人。再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是道德高尚的人,其实这个人真这样只有道德高尚什么都没有了吗,他(她)不吃不喝不睡觉不做爱,只做道德高尚吗。我们习惯使用标签,说穿了不仅仅是在自虐,而且也是在虐待他人。我们好像是懂了,其实顶多也就是知识学意义上的懂,而且还很表面化。
    对于人,对于物,我都不敢说懂,即真正意义上的懂,顶多我只能说,在知识学的范围里面,我略知一二罢了。但是我始终不会放弃,那种天命意义上真正的懂,那种深入透彻,不需要权力建构意义上知识学的一叶遮目。萨特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应该透明的,即便不能完全透明,起码也应该是很透明的。懂一个人应该是这个意义的。胡塞尔说现象即本质。毫无疑问懂就是这个东西。它没有知识的那种有色眼镜。现象就是本质在人眼前的涌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