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元尚
元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355
  • 关注人气:3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英图书馆藏唐刻本《金刚经》(上)

(2012-08-25 20:31:44)
标签:

元尚

《金刚经》

大英图书馆

波罗蜜

敦煌莫高窟

杂谈

分类: 以志备忘
大英图书馆藏唐刻本《金刚经》(上)

大英图书馆藏唐刻本《金刚经》(上)

大英图书馆藏唐刻本《金刚经》(上)

大英图书馆藏唐刻本《金刚经》(上)

大英图书馆藏唐刻本《金刚经》(上)

大英图书馆藏唐刻本《金刚经》(上)

大英图书馆藏唐刻本《金刚经》(上)

大英图书馆藏唐刻本《金刚经》(上)

大英图书馆藏唐刻本《金刚经》(上)

大英图书馆藏唐刻本《金刚经》(上)

大英图书馆藏唐刻本《金刚经》(上)

大英图书馆藏唐刻本《金刚经》(上)

大英图书馆藏唐刻本《金刚经》(上)

大英图书馆藏唐刻本《金刚经》(上)

大英图书馆藏唐刻本《金刚经》(上)

大英图书馆藏唐刻本《金刚经》(上)

大英图书馆藏唐刻本《金刚经》(上)

大英图书馆藏唐刻本《金刚经》(上)

大英图书馆藏唐刻本《金刚经》(上)

大英图书馆藏唐刻本《金刚经》(上)

《金刚经》 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经典,后秦鸠摩罗什译。般若,梵语,意为智慧;波罗蜜,梵语,意为到彼岸。以金刚比喻智慧之锐利、顽强、坚固,能断一切烦恼,故名。此经采用对话体形式,说一切世间事物空幻不实,实相者即是非相;主张认识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放弃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追求,以般若智慧契证空性,破除一切名相,从而达到不执着于任何一物而体认诸法实相的境地。《金刚经》是中国禅宗所依据的重要经典之一。
《金刚经》[1]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般若”是梵文音译,意为“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圆融无碍,恰到好处,绝对完全的大智慧”。“金刚”,喻指般若如金刚一样锋利无比,能破除世间一切烦恼与偏见。“波罗蜜”,意指超越生死而度达解脱的彼岸。经题的意义,指以金刚一样无坚不摧的大智慧,破除一切烦恼执著,超越生死而达到永恒安乐的归宿。
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一卷印刷精美的《金刚经》,经卷最后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样。唐咸通九年,就是868年。这件由7个印张粘接而成、长约1丈6尺的《金刚经》卷子,图文风格凝重,印刷墨色清晰,雕刻刀法纯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这本《金刚般》卷子也被英国图书馆称为世界上最早的书籍。此经原藏敦煌第17窟藏经洞中,1907年被英人斯坦因盗骗,曾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现藏大英图书馆。
摘自百度百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