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性与性格》札记之三

(2011-07-25 14:15:00)
标签:

星座

魏氏

中国

爱情

读记

杂谈

分类: 情爱闲话

                             《性与性格》札记之三
                                         元尚
   《性与性格》围脖读书记全部整理完。在整理过程中,发现很多评论转载文字找不到,也不知道如何搜索它们,所以收集在这里的文字,有很多会显得前言不搭后话,最大可能是一些文字不显示在我的微博里的缘故吧。

 

【性与性格读记17“爱欲=爱情”】"认为性欲(sexuality)与爱欲(orotieism)①,即性冲动(sexual mpulse)与爱情 (10ve),两者在本质上完全是一回事,这个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后者(爱欲,爱情)是对前者(性欲,性冲动)的修饰、净化、高尚化和升华。"6月4日 22:22
元尚 译者注:。"①eroticism这个字通常可以译为‘情欲,性爱’或‘色情’。但在本章里,作者将此字定义为一个与性欲(sexuality)相对立的概念,其古义很接近一般所说的爱情,故本章将此字译为‘爱欲’.其中更强调的是‘爱 ’而不是‘欲’。请读者注意这个用法。 (6月4日 22:23)

【性与性格读记18“爱欲多性欲少”】“一个男人的爱欲越多,他的性欲给他造成的麻烦就越少;一个男人 的爱欲越少,他的性欲给他造成的麻烦就越多。(P262)”6月4日 22:24

【性与性格读记19不知与误用】“一个男人若说他爱一个他渴望得到的女人,他不是在撒谎就是从不知道爱情是什么。性冲动与爱情迥然不同。正因为如此,婚后谈论爱情才大多都是在说假话。(P263)”这种假话并不一定是有意识要欺骗,更多的可能处于习惯,或是对爱情的不知,或误用。还有就是修辞性装饰。6月4日 22:40
爱上下雨天的TINTIN 男人性冲动先于爱情行动吧 (6月4日 22:42)
元尚 如果是为了婚姻,那么很有可能会是这样的情况。但是如果一个男人真的爱一个女人的时候,更多的情况会没有或是很少性的冲动。我之所以说把婚姻之前的接触准备阶段称之为爱情,是爱情的误用或是修辞装饰,原因与此有关。 (6 月4日 22:48)
元尚 其实人们这样误用,主要也是为了喜兴高兴。 (6月5日 00:24)
元尚 真爱不是忍住,而是很少性的冲动。但是为了婚姻的爱情,除外,因为在这里爱情只是手段,它不是目的。 (6月 7日 23:15)

【性与性格读记20“只有柏拉图爱情”】“世上只有“柏拉图式的”爱情,因为其他一切所谓“爱情”全都属于感觉的王国。(P263)”

【性与性格读记21“不能感受女性之美的男人”】“最受性冲动支配的男人,最不能感觉到女性的美;而他若渴望什么女人,也仅仅是因为她是女人。(P265-266)”

【性与性格读记22“爱情是美丽神话”】“一切美都更近似于一种心理投射(projection),即爱的要求的发散 (emanation)。因此,(男人眼中的)女性美便离不开爱,它虽然不是爱的直接对象,但女人的美就是男人的爱。这两者并非两种事物,而是同一种事物。(P266)”6月5日 21:05
Shen禾斗 “美=爱的要求的发散”?存疑。爱与美的因果关系很可能恰好颠倒了。因美生爱,或因爱生美?(6月5日  21:23)
元尚 回复@Shen禾斗:爱情里面的美,是完全主观的,所以人们才总是说,爱情是可以包容对方缺点的,其实不是包容缺点,这个缺点只在别人眼里是缺点,在爱者眼力,是没有这个缺点的。以前我把真爱看作是一个个人自己为自己制造的一个神话,但我没有论证它,读者这书,起码暂时不用论证了。(6月5日 21:38)
Shen禾斗 嗯,很有趣。我所疑问的是这段话的前提,“一切美都更近似于一种心理投射,即爱的要求的发散”。美可以是无关于爱的,比如方程式的凝练之美,甚至战争机器的残酷之美。(6月5日 21:43)
蓝绿极光 “一切美都更近似于一种心理投射,即爱的要求的发散。”这实际上是印象主义在心理学上的应用。其核心就是:我认为它美,它就美。但这只是印象主义者的一家之说。它有存在的理由,但绝不能取代一切。我以为,美有其客观性;就女性之美而言,也是如此,即便主观性举足轻重。(6月5日 22:03)
元尚 我觉得作者不是在这里要说有没有客观性,而是说爱情这种投射,是主观的,还是客观。其实作者也会承认就算爱情之美完全是主观的,它也需要有一个触发的对象,需要一个客观条件,因为是微波,不能把整章都转过来。真爱必是主观的,而婚姻即准备阶段,则是客观,需要发挥一点主观能动性。最后,美是主观的(6月5日 22:09)
元尚 如果是客观的,那么所有的人对同一对象,就应该具有基本相同的审美判断,差别仅在程度之间。其实美学对于美的观点,不过三大派,客观、主观、主客观关系。其他不过变种耳。(6月5日 22:12)
元尚 中国古人早就看出这个来了。只是没有看到,爱情的本质,最终会脱离外部的各种形式,升华为一种精神享受。这是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人远离爱情,而就婚姻的一个原因。魏氏的目的在于批判男性主义,遗憾的是他是男性,所以和女性主义者可能会有很大区别。(6月5日 22:16)
元尚 回复@Shen禾斗:你说那两例子都不过是有人认为美,还会有人认为不美。方程式在凝练,认为它不美的人,不会在少数。至于战争机器的残酷之美,绝大多数都会认为很丑。我和魏氏不同的地方,也许就在这,我觉得所有是审美活动,都和爱有关。这样审美活动才会各有不同。(6月5日 22:28)
Shen禾斗 回复@元尚:原命题是说“一切美”,我因不认同而证伪它,有一个反例就够了。不认同作者对美的定义。(6 月5日 22:31)
刘元德NIKO 第一层的美存在于器官,就像温度计一样,温度在某些域值内就是美。(6月5日 22:34)
元尚 真爱也许就发生在不经意的一瞬间,那是天意使然,此时的那个女人对于男人来说,就是最美的,甚至连其心灵在本质上也是最美的。但丁、歌德例子就在明白不过了。我有一个朋友,其爱之深,无法自拔,都说其所爱之人不值得,但其深爱不疑。其爱就是其自己给自己创作的神话或童话。(6月5日 22:35)
元尚 回复@Shen禾斗:不认同,正常,美的定义有三大类。(6月5日 22:51)
元尚 婚姻中的爱,是需要双方维护与维持的。但爱情不同于友谊,它不要求对等,而且爱情的发生并不一定会按照安排进行,它何时出现谁也不知道,天意,即在于此。还我那句话,真爱即务求任何形式回报的爱。假日好。(6月5日  23:16)
my194699 回复@元尚: 说的很有道理! 哈哈 (6月5日 23:17)
杜十姨 回复@阿巍64:不会。元尚的哲人,他和他的粉丝很明哲,不一样(6月6日 00:24)
空海一叶 你双性。牛人。(6月6日 13:12)

【性与性格读记23“简单的性是对美的否定”】“性冲动的目的是寻求与女人的性结合,因此它是对女性美的否定。 (P267)”6月5日 21:06
Shen禾斗 很奇怪,为什么就不是对女性之美的肯定呢?(6月5日 21:26)
元尚 回复@Shen禾斗:这句话的前提,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6月5日 21:40)
Shen禾斗 回复@元尚:寻求性的结合并不天然排斥与女性之美的结合,我认为有并行的可能。(6月5日 21:44)
Shen禾斗回复@元尚:这里说简单的性,应该实际是指纯粹的性,或者不包括审美的性,变成了循环论证。(6月5日  22:07)
元尚 回复@Shen禾斗:这不是在论证,只是标题。作者说的是性冲动,在作者的分类中,它不具有审美性,它的任务是延续生命与发泄。(6月5日 22:19)
Shen禾斗 回复@元尚:哈哈,这个我同意(6月5日 22:21)
元尚 此解语,甚佳。假日好。(6月5日 22:36)
刘元德NIKO 事实上性冲动也是具有审美性的,因为它具有真实性。(6月5日 22:46)
优乐美美美 纯粹的性,不包含美?我想说禽兽都知道选择自己的性伴侣。纯粹的性就是找个人发泄,没有任何的感情交流,何来愉悦和谐!!(6月5日 22:51) 
元尚 这就是我常说的爱情的误用,或者是修辞性用法。目的在于通过语言,给人们一定的美好感受。观察一下就能证明,这种误用,修辞化用法,多一个时期,就会去效力。好的平平常常过日子,过到头完事。不好的分开,重头再来。 (6月5日 22:57)
元尚 回复@刘元德NIKO:魏氏认可性冲动的真实性,如果你不区分爱欲与性欲,那么性欲就可以包含审美要素。在魏氏那里美已经归属爱欲,并且是爱欲的主要内容,而性的任务就是生物本质。魏氏的这种区分前面有笔记。(6月5日  23:04)
元尚 回复@SeVen天秤座:婚姻义务中的夫妻生活,就绝少具有这种审美特性。和谐生活对于两性来说,是多方面的,缺了某一个方面,并不一定就不和谐愉悦。(6月5日 23:07)
 优乐美美美 回复@元尚:明白你的意思!对于你们男人来说发泄出来就OK啊!神马叫义务。(6月5日 23:10) 
举报|回复
优乐美美美 回复@刘元德NIKO:那你的美还真多?(6月5日 23:12) 
刘元德NIKO 回复@元尚:既然承认真实性,就不应该否定性欲也有审美要素。性来自自然,是自然之美。爱属于人类,是人性之美。本人并不认同魏的划分。但是不知道他刨去性之后有无将美论述清楚,十分好奇。(6月5日 23:15)
东奇庚当某种存在被命名为爱情时,爱情概念是人的意识的创造。//@东奇庚:爱情是有载体的辩证联系和谐运动。  //@元尚:回复@SeVen天秤座:婚姻义务中的夫妻生活,就绝少具有这种审美特性。和谐生活对于两性来说,是多方面的,缺了某一个方面,并不一定就不和谐愉悦。(6月5日 23:18)
东奇庚 爱情只不过是被移植于人脑中被加工制作改造过的物质而矣。//@东奇庚:当某种存在被命名为爱情时,爱情概念是人的意识的创造。//@东奇庚:爱情是有载体的辩证联系和谐运动。 //@元尚:回复@SeVen天秤座:婚姻义务中的夫妻生活,就绝少具有这种审美特性。和谐生活对于两性来说,是多方面的,缺了某一个方面(6月5日 23:20)
刘元德NIKO 回复@SeVen天秤座:美只是某种东西的代名词,我们需要发觉在美的符号下存在,艺术家们不断重构实践来刨析,哲学家不断思索,p民们不断轮回。我们就像池子里的鱼,有鱼饵时就会蠢蠢欲动,或许这也是一种美吧。(6月 5日 23:21) 
元尚 水产公司,卖河蟹运动。(6月5日 23:22)
东奇庚 爱情只不过是被移植于人脑中被加工制作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矣。/东奇庚:当某种存在被命名为爱情时,爱情概念是人的意识的创造。//东奇庚:爱情是有载体的辩证联系和谐运动。 //元尚:回复@SeVen天秤座:婚姻义务中的夫妻生活,就绝少具有这种审美特性。和谐生活对于两性来说,是多方面的,缺了某一个(6月5日 23:23)
元尚 正是命名使爱情成为爱情,不过大家注意,他说的爱情,是研究意义上。它可以囊括某一类想象,并把命名贴上去。我说的爱情是个体感性生命的直接体悟,即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创造我们自己的爱情。当我们给我们以外的事物命名为爱情时,那就是研究,而且我们就已经在爱情之外了。(6月5日 23:33)
元尚 命名的真实意义在于让其存在,让其是其所是。没有这个命名,就什么都不是。不是和本质、内涵没关系,而是这种人类的命名行为,使其本质与内涵显示出来。这就是形而上学的价值,这是就传统意义上说的。对于爱情除去这个概念以外,我不赞成这样谈论。(6月5日 23:55)

【性与性格读记24】“惟有在爱的时候才会理解自己个性和对方个性的存在;而对两个恋人来说,‘我’和‘你’才会变得不仅仅是代词,而是具有更丰富的意义。我们还可以说:惟有如此相爱的人,他们名字才会在其爱情故事中发挥巨 大的作用。6月6日 19:48
元尚 (接上)毫无疑问,正是通过爱情,很多人才第一次了解了自己的真正本性,才相信了自己具有灵魂。(P268) ” (6月6日 19:48)

【性与性格读记25“不要怀疑爱情”】“恋爱的男人渴望与对方保持距离——因为他不想因为与她的肉体接触而玷污她的纯洁——而这是为了消除女方对他的怀疑,消除他对自己的怀疑。(P268)”6月6日 19:48
我是牛长胜 是这么回事,想亲近又想有距离,就是这么矛盾着的。 (6月6日 19:59)
元尚 正是这种距离,才保持了爱的延续。魏氏在书中稍后,就谈了这个东西。其实魏氏说的道理,并不新鲜,现在人都知道。差别只在,魏氏用来解释爱情,现在人多用于解释婚姻。 (6月6日 20:34)
元尚 如果为了婚姻,那么肯定会有很多理由,手段的使用,全在于目的。如果是爱情,那么就魏氏说的这个理由,最真 实。至于借口多种多样。 (6月6日 20:36)

【性与性格读记26“爱情不求平等”】“像憎恨一样,爱情也是一种心理投射现象,而不是一种像友谊那样的对等 (equation)现象。友谊的前提是两个个体的平等;爱情则总是意味着不平等和不平衡。赋予某一个体一切可能具备却永远不会真正具备的品质,将她当成理想——这就是爱情。(P269)”6月6日 19:49

 元尚 沟通已经被你一语点破。还是用个好点的词,叫表演术的好。 (6月6日 22:24)
 元尚 这是你的发挥,可不是魏氏的原意。不过我还是赞成你的说法。 (6月6日 22:06)
 元尚 魏宁格 (6月6日 21:54) 
 点苍一剑赋予某一个体一切可能具备却永远不会真正具备的品质,将她当成理想——这就是爱情。这人是谁,说这么 准。 (6月6日 21:49)

【性与性格读记27“爱与欲:自我实现区别”】“身体的性欲是有机体作出的一种努力,其目的在于使它自身的形式得以永存;同样,爱情也是一种尝试,其目的在于使自己的灵魂(或者说个性)得以永存。性欲和爱情都是自我实现的努力,前者借助于身体的形象,后者则借助于灵魂的形象。(P272)”6月7日 15:55

【性与性格读记28“爱的残忍”】“对所爱的女人,男人的真正心理总是一种漠不关心。男人在爱女人的那一刻并不理解她,也不想去理解她,尽管理解是人类结合的惟一道德基础。人无法去爱一个被他完全理解的人,因为他若完全理解了一个人,就必定会看清对方的不完美之处,那是人类个体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6月7日 15:57
元尚 (接上)所以说,爱情只能与完美联系在一起。惟有不考虑一个女人的真实品质,而用一种迥异的、大多来自想像的真实取代实际的心灵真实,男人才会爱上这个女人。男人在女人身上领悟他自己的理想。而不是领悟女人本身.这种尝试必然会摧毁女人的实际人格。因此,这种尝试对女人来说是残忍的。(P273)” (6月7日 15:57) 回复

【性与性格读记29“快乐”】“快乐本身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不道德的。惟有当追求快乐的渴望战胜了追求自身价值的渴望时,快乐才会使人堕落。(P371)”6月8日 16: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