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古玩业的最前方,迄今最全记录(之七)全文连载完

(2010-12-02 10:27:45)
标签:

司各特

中国

潘家园

《亨利四世》

北京大学图书馆

杂谈

分类: 藏界藏话

         潘家园:中国古玩业的最前方(之七)

                                      元尚/文 图

    潘家园打眼记
  打眼和捡漏,也是随着旧货市场流行起来的,玩收藏的人,没有没打过眼的,打眼不是什么坏事,不打眼你就练不了眼力,就练不了心态,练不了定力。不是有哪一句话吗,想学收藏,先上潘家园练眼力,然后再去古玩市场上捡漏。这意思就是,捡漏是要通过打眼的历练过程,才可能有的一种淘藏水平。
  在潘家园打眼是常有的事,1995年就遇上一次,说出来就算是一段历史吧。我平日特喜欢读宋人米芾的《砚史》和苏易简的《砚谱》之后,“吃药”就是因为书看多了,实物看得太少的缘故。在地摊上看见一方松花石砚,淘的时候还有哥们给“掌眼”。看见这方砚的的时候,摊主望着我们一言不发。他是聪明的,开口早了,我们也许会大砍价,因为他急于出手。他如此一来,急的就是我们了。两位朋友都说是清官皇帝御砚,如果三五百能到手,那就真是捡了漏啦。我们问:“这砚什么价?”对方说:“你们给个价?”我说:“您让我们给价,三五十的您干吗!”对方不生气也不着急,慢兮兮地说:“这是啥砚?松花石砚。本来就没想卖,不知怎么的一块儿混着来了。见你们喜欢卖了也成。200块钱您拿走,这是一口价。”我知道古玩、旧货市场上所谓的一口价,就是不能回价。买就买,不买拉倒。我实在想杀下点价去,可不知怎么开口。另一位朋友说:“这么着吧!我们三个人一共就带了200,您给我们留下20,让我们也好再往里面遛遛,先欠着,下礼拜给您带来。”对方说:“欠着可以,砍价不成。”
  我们都以为遇上《西清砚谱》里的松花砚了,心里这个高兴。回家拿出《西清砚谱》一看。全错了!别的不说,书上记载那砚背面有铭文一则——“以静为用,是以永年”。给我掌眼的哥们非要出钱买走,我说算啦,留着当个纪念吧。跟人家万八千的打了眼相比,我还算是幸运的。在潘家园淘藏品,要有好心态。收藏一不能玩自己不熟悉的,二不能有贪心,总想捡漏最后都得打眼,三不能不懂装懂。
           中国古玩业的最前方,迄今最全记录(之七)全文连载完

    潘家园里的乐子
    眼下到潘家园来的人,很多都是为了一个乐子。碰上熟悉的老朋友,遇上喜欢的东西,不一定非是古玩,这一边溜,一边玩,一边淘换东西的过程,就足以令人乐不可支了。                          
    今年入夏,即遇老天爷高烧。星期五晚上,热得没有睡好,星期六一大早就爬起来奔向了潘家园旧书市场。
    上午发现二本书。一本是麦克米伦公司出版的英文原版司各特著《湖边夫人》,1900年版,书前有司各特和狗在一起的黑白图片一幅,书为袖珍精装本,整料封皮,很明显这种类型的封皮比拼料封皮要好得多,书脊虽略有些裂缝,但简单的粘粘下就完好如初了。此为司各特的一部长篇叙事诗。第二本书还是麦克米伦公司出版的英文原版书,书名为《短篇历史故事选》,1918年版。此书原为“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后来为我的朋友潘小松所藏,何以知之,书的扉页和内封页上各有其藏印一枚,印文“潘小松印”。有书友的书在侧,就如友人在近旁,不亦乐乎。两本书,都是一大早就盯上了,只见有一两个人看过,问过价。听摊主说每本五十元,一口价。那两人没有要,我过去划了一下价,见对方一个劲儿地摇头。心想这样的好书五十元一本,并不算很贵。您就是存包,在人家里存一百年,最后给人家二十元钱存包钱,人家也不干呀。
    下午人都晒蔫了,转到一个书摊前时,眼前就是一亮,这时不管您眼睛怎么亮,也不用害怕给对方看见,该高兴就高兴,没有人注意你。我个人觉得下午猎书最爽。上午见了好书,不能喜形于色,要不然就挨宰。这个高烧的下午,那个书摊主人坐在原地正在打盹,一册企鹅书局1938年伦敦版的莎士比亚《亨利四世》,的确让心里狂喜了一会,那人还在打盹,我大声问这书多钱,连问了好几声,那人才醒过来,“十块。”立马给银子,然后打道回府。心中这个乐儿啊,啧啧……
    全文连载完

    首发于:《北京纪事》2010年第11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