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背后的一段尘封往事
(2009-12-03 19:20:55)
标签:
《离骚》封页秦军莱佛士书院屈原新加坡文化 |
分类: 书文书话 |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是楚国的同姓贵族。祖先封于屈,遂以屈为氏。屈原年轻的时候,很受楚怀王的信任,官做到了左徒,后来因为上官大夫在怀王面前讲了许多坏话,最要命的黑材料是说屈原把大王的功劳都揽到自己的头上,怀王“怒而疏屈平”。屈原被免职,后来虽然给了他个出路,让他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此后秦军全面攻入楚国,那些喊着要与秦军决一死战的,那些喊着要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被俘了投降了。只有屈原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自己热爱的国土上。农历五月初五前后,屈原自沉汨罗江。
译者林文庆(1869-1957),字梦琴,祖籍福建海澄,清代同治八年的时候生于新加坡。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中英文,光绪五年(1879)入莱佛士书院,光绪十三年(1887)到英国。光绪十八年(1892)获爱丁堡大学医学士、外科硕士。学成后返回新加坡为医。林文庆有魄力胆识,擅长雄辩而又热心公益事业,清朝末年来到中国,辛亥革命后,任孙中山大总统的秘书、北京外交部顾问。1921年应陈嘉庚之邀,任厦门大学校长,1937年辞职返回新加坡。1956年逝世,享年八十八岁。著有《孔子学说原论》、《卫生原理讲话》,其英译作品有《李鸿章杂记》、《离骚》等。
1900年夏天,有一位叫宫崎寅藏的人,到新加坡造访康有为。这时的康有为疑心很重,他怀疑这人是来杀自己的,于是就向英国殖民地政府报了警,接到报警后,宫崎寅藏被抓。孙中山知道这事后,赶忙从西贡赶到新加坡,本来是想营救宫崎寅藏,可是一到新加坡也被逮捕。孙中山的好友黄康衢、吴杰模、林文庆听说后积极从事营救活动。这些人中间,林文庆是孙中山在香港时的同学,出力最大,全力奔走,最终让孙中山有机会见到了新加坡总督,当面说明了宫崎不是来刺杀康有为的,宫崎身上带的那些港币是孙中山自己的,是准备用来给革命用的军饷。经过这样一番周旋,最后宫崎被判永久出境,而孙中山只被判5年内不准进新加坡。
林文庆和鲁迅还有过一段交往和纠纷,鲁迅在《海上通信》说(收在《华盖集续编补编》中):“校长林文庆博士是英国籍的中国人,开口闭口,不离孔子,曾经做过一本讲孔教的书,可惜名目我忘记了。听说还有一本英文的自传,将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现在正做着《人种问题》。他待我实在是很隆重,请我吃过几回饭;单是饯行,就有两回。“这是两人的交往,后来”听到的是他在宣传,我到厦门,原是来捣乱。“后来鲁迅应中山大学之邀南下广州。
题签者陈培锟也非一般人士,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进士,1949年解放后任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著有《海滨琐谈》、《岁寒寮诗藏》、《闽文编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