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落满记忆的胡同

(2009-11-30 19:54:20)
标签:

隐语

皱纹

满院

周晓枫

文化

分类: 书文书话

                                     落满记忆的胡同 
                                           元尚

    在一次聚会上,碰上一位叫周晓枫的女孩。她很少讲话,一任大家在那海聊,很有个性。席间,她说要送我一本她的散文集,我给了她地址,并嘱咐她一定要签字。她笑笑说,字写得不好,还是别签了吧。

没几天,书寄来了,打开一看,扉页依然素面相对。首篇《一个人的空间》的首句竟令我勃然心动:“在蓬松的土壤之间住着种子。在雾里住着灯。在等待中住着爱情。”

    这位1969年生于北京,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的女孩,给自己的书的名字叫《上帝的隐语》。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看过此书之后,掩卷而思,像晓枫这种年纪的人们,的确跟我们这些人过中年的人不同。所有的苦难对他们来说都只不过是一串没完没了的“故事”。他们始终是自己的上帝,所以他们有自己表达情感、意识的隐语。

    拿我比较喜欢的那篇《落满槐花的胡同》来说,她是站在都市化的立场上来看待胡同的,尽管她有怜悯有惋惜有哀叹甚至还有一丝的留恋和不忍,但他们却没有回忆,没有对胡同的回忆。因为在他们的童年里,胡同早已在运动中丧失了它原有的情调和风味,剩下的只有“都市的皱纹”而已。所以她才说:“在城市新鲜生动的面庞上,胡同就像是粉底霜也掩不住的一条皱纹,和整个年轻的时尚是多么的不和谐!”

胡同对我来说则恰恰是一种难以忘怀的和谐。四岁的时候,我家住进宣外大街的方壶斋胡同。那座四合院,一到五月,满树槐花,满院芬芳。胡同给我们留下的只有难忘。难忘什么哪,说不上来。就如初恋,说不准。

    读周晓枫们的文章有一个最大的益处是,可以让我们不时的以“年轻的时尚”为参照,发现自己老了。只有承认老了,才能真正看到年轻人的长处,才能在自己身上既保有着不灭的记忆又拥有着先锋的锐气。董桥说中年人是下午茶,而我则认为中年只是一场午觉。

    首发于:《楚天都市报》2003-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