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司声望管理、客户满意度管理和全球消费品趋势(某品牌论坛体会)

(2006-07-08 02:28:46)

       7/7日参加了《世界经理人》的一个关于品牌的论坛,去了下午场,论坛的组织工作不去说它,下面说说我对听到的三个主题的感受。

 

一、             零点市场研究公司袁岳的“公司声望管理”

在迈迪,我们把这个“公司声望”叫做“品牌核心价值的利益相关体管理”,意思是一个公司的品牌,不仅要面向客户,还要面向员工、股东、政府、社会公众、金融机构等等各类利益相关体(stake holder),迈迪在这个专题上有很成熟的方法论和工作流程,05年我们给国内一家超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执行过这个专题的项目,非常成功。

 

袁先生通过王婆卖瓜的故事来说明公司声望的重要性,意思是如果王婆只是说瓜好,那么就需要一个瓜一个瓜的证明;但王婆如果证明自己是个好王婆,那自然所有的瓜都是好的。

 

应该说,袁先生只是提出了一个概念,对这个概念的具体应用的方法没有任何提及,我现场翻看了我们的项目文件,感觉无论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还是方法论的提炼,以及在企业的具体应用,迈迪都比零点要成熟很多。只是,迈迪要学习的,是用更生动化的语言来传播产品,比如,“公司声望管理”比我们的“品牌核心价值的利益相关体管理”要亲近客户很多;

 

二、             GCCRM公司的“客户满意度管理”

虽然只有六张PPT,但这个演讲却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概念和方法的流程,首先他提出了一个公式,即“客户满意度 = 客户体验 客户期望”,这是一个很逻辑并且很概括的提炼;其次,他提出了一个将客户体验过程详细分解的方法,比如将一个客户在星巴克消费的全过程分解为近20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对客户的消费体验产生影响,有些环节是不可改动的,比如咖啡的价格,但有些环节是可以提高的,比如排队的时间、洗手间的感受,等等。企业需要对自己产品在顾客处的消费过程进行分解,然后尽可能提高顾客的消费体验,这样就可以直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我很喜欢这种虽然小,但是提出了具体而完整的方案的演讲,但这个演讲的失败之处在于,演讲者把论坛当作了培训,用高高在上的如同老师问学生一样的态度问了在场观众很多问题,结果没有一个人响应,最后只好自问自答,场面有些尴尬,这一点应该避免。

 

三、             波士顿咨询的“全球消费品趋势及对企业的启示”

波士顿这次居然做了两个演讲,我听到的这个是他们全球副总裁、消费品事业领导人,在咨询行业算很高的职务,而且此人专程从巴黎飞上海,就是为了参加这次演讲,由此中国市场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这是题外话。

 

一如以往,波士顿的材料非常的概括但有说服力,他提出了一个现象,即过去十年,在各类消费产品中都呈现出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市场份额同时在增长,而中档产品份额则不断下降,从电视、到汽车、到化妆品、宠物食品,莫不显现这一趋势。演讲中以Levis牛仔服为例,在过去十年,这个品牌自身基本面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但因为没有迎合到这个行业趋势,全球销售额下降了30亿美金。

 

造成这个趋势的原因很复杂,演讲没有充分的阐述,大体是由收入的增加和人们日益加大的情绪压力造成。

 

对企业的启示是,你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应对这样的趋势,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你需要选择一个市场,然后对应这个市场,修炼自己的成功要素,比如低端市场,成本就很重要;而高端市场,则品牌能力很重要,等等。而对极少数的卓越企业,他们的责任是在两个市场都要成功,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是一个很专业,水准很高的演讲,可惜对在座的听众,可能太宏观和抽象了。不过对波士顿而言,他们不会指望能产生直接的订单,但这是公司形象管理的一个行为,通过这个动作,在场的没有人能怀疑波士顿的专业能力,今天播下的只是一颗种子,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带来丰润的回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