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仁)、你我他——汉字胡解
天
《说文解字》正解: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于六书为会意,凡会意合二字以成语。
地
《说文解字》正解:地,元气初分,轻清阳(易)为天,重浊阴为地。元者,始也。阴阳大论曰:黄帝问于歧伯曰:地之为下乎?歧伯曰:地为人之下,大虚之中者也。黄帝曰;冯乎?歧伯曰:大气举之也。按地之重浊而包举乎轻清之气中,是以不坠,万物所陈列也。
老朴胡解:天,乃是人“头”上顶着的;地,土也,“地为人之下”,乃是人“立锥”所在。汉字形象地表示天为人顶着“二”,地为一根“立针”插在“二”上。天地茫茫,或深邃,或厚重,因此“二”形象地喻示着天和地,二即是“重”,因而才有九重天,几重地(十八层地狱)之说。
其实,天地乃是同一。《圣经》中说:神称空气为天。《圣经》中还说:地是空虚混沌。正如《说文解字》中所说,地也在“太虚之中”,“大气举之也”,“按地之重浊而包举乎轻清之气中”。既然无论是天还是地都是“二”,那这天堂和地狱该是同一个地方的,那上帝和撒旦不就“比邻而居”吗?还相互斗法,搞得人无所适从,代“人”受过。因此,或上天堂或下地狱者,都是奔着一个地方去的。
人
《说文解字》正解:人,像臂胫之形。人以从生。贵于横生。故像其上臂下胫。人者,天地之心也。天地之心谓之人,能与天地合德。果实之心也谓之人,能复生草木而成果实,皆至微而成全体也。果人之字,自宋元以前本草方书诗歌记载无不作人字。自明成化重刊本草乃尽改为仁字,于理不通,学者所当知也。仁者,人之德也。不可谓人曰仁,其可谓果人曰果仁哉。
老朴胡解:老朴早先曾写一博文解“人”字,题为《漫无目的地奔跑》,说的是:在老朴的“迷幻”中,这“人”大概是被砍去了脑袋和手的,只剩下一双奔跑的脚;没有了手,就只能等待大自然的恩施;没有了脑袋或者说不需要脑袋的奔跑,显然是漫无目的地奔跑!你看那“人”迈开双脚,跑得多欢实。(《漫无目的地奔跑》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ff3d3010009yi.html)
看来老朴还没有到“胡批乱解”的份上,这不,《说文解字》也说“人,像臂胫之形”。老朴在此不另赘述,仁者可去博客一阅,只是别忘了留下你的精彩独到的评论。
仁
《说文解字》正解:“仁,亲也。亲者,密至也。从人二。“中庸曰:仁者,人也。”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相存问之言,大射仪,揖以耦。言以者,耦之事成于此,意相人耦也。人耦犹言尔我亲密之词。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
老朴胡解:仁既为亲又从人二,仁者,人也,意相人耦也。人耦犹言尔我亲密之词。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所以,那“仁”者该指婚姻,“耦则相亲”,“偶”人相遇则亲,则“尔我亲密”。仁者“爱人”,“爱人”不就是老公、老婆嘛!正所谓一生二,接下来二生三,仁则又指父母延续人类、繁衍孩子;三生万物,子子孙孙,一无穷尽。
“仁者,人之德也”。人之大德,乃是繁衍族群,给人生命!生命最宝贵,创造生命者实属大德、大能!
你
《说文解字》正解:老朴笨拙,愣是在《说文解字》上找不到“你”的正解。一般字典上的解释是:谈话的对方。
我
《说文解字》正解:我,谓用己厕于众中,而自称则为我也。有我则必及人。
他(她)
《说文解字》正解:老朴笨拙,愣是在《说文解字》上找不到“他(她)”的正解。而一般字典上的解释是:你我以外的第三人。
老朴胡解:既然没有正解,正好让老朴来“添补”这个“国际国内的空白”,没准也算“世界先进水平”呢,呵呵,偷着乐。
你者,人尔!“他”者,人也;“她”者女(人)也!那末“我”呢?只有“我”不是人,要单单择出来,突出出来另解?!一说“我”就要“厕”于众中,无能独立,必须陪伴他人,施与他人,“有我则必及人”。
因此,“中国传统哲学重视人”,重视的是你和他(她),唯独不重视“我”,我乃匹夫、在下、妾、奴婢。。。,要利“他”不能利己(专门利人毫不利己,利人就是利他)。现在从西方传过来一股“自我之风”,寻找自我,突出自我,活出自我,自我解脱,……
。
天地作合,父母生我!“我”之不存,人将焉在?!于是,“从我做起”、“由我算起”、“天赋人权落实到我”,……。
200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