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孩子教育孩子兴趣享受音乐学琴日记 |
精英也好,平凡也好,孩子健康快乐就好,
台风天兔让这里如临大敌,孩子们两天不用去上课了。早上七点半,小朋友还在床上沉睡,看着她酣睡的模样,忍不住上去亲了一口又一口。。。。
养孩子,很多人也许目标是望子成龙,可是享受这些温馨的时刻,就是无上的幸福。
望子成龙,望子成功,什么才叫真正的成功?学琴必称朗朗,大学就是北大清华。
这些都是传说中的成功标志,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
虎妈的孩子上了哈佛,学音乐的孩子上了茱莉亚、柯蒂斯什么的。。。
。
---成名成家,能获得市场价值,简单直接的说,就是能赚到钱,
像朗朗,每年有100多场的商演,还有代言,真正财源滚滚。。。
---而上名校,占有了优质教育资源,结识了有价值的人脉关系,未来可以找到相对靠谱的工作,可以生存下来,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孩子在教育资源有限的社会竞争中胜出,繁衍生存。
这是父母想要的成功,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幸福。
朗朗幸福吗?不得而知,但是很多被逼着练琴的孩子一定是不幸福的。光有技术,而人格和能力有缺陷的,也走不远,这方面的案例比比皆是。
上北大清华就幸福吗?那位培养的四个上北大的狼爸,他的长子,心里对他老爸的强权存在疑问,一直在寻找他爸爸存在的问题。。。
虎妈的二女儿,就彻底的反叛了妈妈的安排,不再允许她插手自己的学习。
幸福这个词,每个人的标准不同,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说法,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上,人最重要的幸福感,来自自我实现。
既然是精英,就一定摆脱了生存的需求,有更高境界的向往,如果最终不能实现自己,即使获得名利也会痛苦终身。台湾首富王永庆的长子,王文洋,自己的兴趣是在生物学术上,被父亲压制着转到了企业经营,他以婚外恋做一种变相的反抗,最终还是父子关系分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灵的成长是无比的细密而脆弱,需要的是尊重和悉心的照顾、全力的鼓励,对孩子生命的过于强势的主导和自我设计,很容易造成了对孩子自然成长的扭曲和伤害,这一扭曲和伤害,未来一定会以某种方式或轻松、或剧烈地释放出来:有搞婚外恋的首富继承人,也有成了“三只手”的郎朗师弟。
精英也好,平凡也好,孩子健康快乐就好,想通了这点,什么都幸福。
学艺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的兴趣爱好,而对家长,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尊重孩子天赋秉性和儿童成长规律
人的一生,其实是一个寻找自我、甚至是自我救赎的过程,只有自己,才最终最了解“我是谁”,“我想去哪里,想做什么”。
---现代教育的核心,不是让孩子考上大学和在社会竞争中胜出,而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了解内心,树立健康的现代人格。
面对这个喧嚣躁动的世界,只有温柔、虚心和谦卑,保持童心,才能扶摇于尘土之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