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孩子教育孩子兴趣学琴育儿 | 
					分类: 我的四个文件夹:孩子产业 | 
http://s15/mw690/539fe8f6gda72aef6ca9e&690
春花秋实,夏荷冬梅。。。四时流转,都是美丽的,是生命的过程,孩子的学艺成长就是一个过程。
 
周末好友带着孩子过来聊天,她的儿子学小提琴也有三四年了,想着要给孩子买一把好一点的琴,找来找去,找到了一位广州有名的制琴师,工作室开在南雅苑,毫不显山露水,但是起步的琴价已经是5000元,他的高端琴在国际上获了不少奖,供不应求,下了订单还要等不少时间才可以拿到。
 
又聊起孩子学习和学艺的未来,我们有两点共同的想法:
如果孩子是读书的料,那就上好的大学;如果孩子不习惯应试教育,不喜欢死记硬背,那就顺应他(她)的天性,读技工专科也没什么不好,只要找到他喜欢的东西就好。想想那位制琴师,凭着心灵手巧,一样可以跻身世界名家之列。
 
估计绝少的家长会是这样想,尤其在中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其实蛮根深蒂固。
 
对孩子的学习和学艺,现在家长的焦虑是普遍的。教育资源缺乏,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象广州,好的中学都集中在老区,为了上好的高中,新区的学生就要参加竞争激烈的民办名校的考试,这些考试,为了选优,一定就得超纲,为了让孩子能上名校,从一二年级开始,就给孩子补课的,真的不在少数。前一阵子,都在说广州的小升初改革,更不利于新中心区的家庭上名校,潇潇也犹豫了:是不是也开始给孩子补补课,保证能让小妹上名校?毕竟自己也是中学名校--大学名校这样走过来的。。。。。
 
很多家长给孩子学艺,有很多也鉴于考大学很辛苦,而读出来也不好就业,所以让孩子学一门本领。可是这条路也十分不轻松,好友的孩子上初中,有同学为了上艺术类的学校,练琴时间已经超过3小时,正常的上课时间已经不能保证了。
 
仔细考虑的结果,还是决定顺其自然。想想自己身边的例子,中学到大学,学习成绩好的人,一定是自己有天分和学习方法正确的人,还有一点,就是名校毕业又如何?看得很明白的就是,人一生的成就,幸福,跟名校、成绩,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但凡人有一定的成就,一定是他有自己极强的内在驱动力,自己愿意去做、擅长去做,在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下,才能成就事情。
 
与其帮孩子补课应试,不如帮孩子找到他(她)真正喜欢和擅长的事情,这才是他一辈子成功和幸福人生的起点,不要输在起跑线,就是不要输在这个点,只有自己喜欢的才不会觉得苦,才能坚持,才能享受过程,也才能收获成功。
 
 
以结果为导向的学习和学艺,考名校、考级比赛,让家长和孩子都不轻松。孩子的学艺成长就是一个过程,我们其实无需设想什么目标,享受这个过程,放松自己,放下焦虑,享受过程,才会有惊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