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琴与作文--春天的感觉是什么(二)?
标签:
教育学琴育儿作文杂谈 |
分类: 我的四个文件夹:孩子产业 |
孩子们生活非常丰富,可是一到写作文就干巴巴的,是没有学会把自己的感觉转化为文字。感兴趣、有体会的事开始来写,是个好的开头。
小朋友在练《春之声》,我就让她写学习《春之声》的感受。这样可写的内容就不少:第一次听是什么感觉、练习的难度是什么。。。。小朋友有了内容,倒是很快写完了。
可是第一次写,小朋友展不开,一句话就写不下去了:
我第一次听到《春之声》,是我的钢琴老师弹出来的。。。当我第一次弹出来《春之声》,我就觉得很好听。。。练习春之声很难。。
小朋友缺少运用词汇的能力。其实也不完全对,孩子的语言是极其丰富有趣的,就是没有想着怎么把这些转化成书面的东西。
我又提问:你们学了的课文里,有多少关于春天的词?
他们有一个课文,就是<春天的颜色>,写了丰富的春天的内容,也有很多关于春天的美词,她先在黑板上写了写,然后文章修改如下:http://s15/mw690/539fe8f6gd5041c10d52e&690
http://s6/mw690/539fe8f6gd5041f6ee135&690
说第一次听到老师的弹奏,觉得很“优雅”,来自她自己的运用,然后生吞活剥了许多春天的词“莺歌燕舞、万紫千红、春回大地、百花齐放”。。。。结尾真有趣“春之声真难”,真难就真难,文章好看,写起来也真难。。。。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让小朋友学过的文章开始,找到能准确表达感觉的词汇,自己用起来。
春之声圆舞曲,作品第410号(Frühlingsstimmen
Walzer,op.410)是奥地利著名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不朽名作。作于1883年。节奏自由、充满变化,旋律生动而连贯,具有较强的欣赏性,很少用于伴舞,原谱中也没有注明各个段落,另外此曲还带有回旋曲的特征。它有一个多次再现、贯穿全曲的回旋曲主题A。主题在简短热情的引子之后呈现出来,华丽敏捷的旋律如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洋溢着青春活力。其它几个圆舞曲娓娓动听、充满生机。全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雅俗共赏、经久不衰。曲中生动地描绘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一派生机的景象,宛如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永远保留住了大自然的春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