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州古道今昔絮谈(五)大北岭古道4,弃官成名医的黄光厚

(2018-09-08 20:45:24)
标签:

福州城古道

名医黄光厚

分类: 文化

4,弃官成名医的黄光厚

黄光厚, 字友亭,生于1872年,清光绪二十九年( 1 9 0 3年)进士,新店战坂汤斜村山边人,此地毗邻北岭下的篁村。他早期受业于城内越山书院,后进入陈宝琛任山长的鳌峰书院。

黄光厚中进士即被派往广东候补知县。在候补期间,向广州罗姓名医学习, 几年时间即能独自行医,为当地平民治疗各种疑难病症, 又以他的进士身份,常出入各衙署诊病,疗效显著。

辛亥( 1 9 1 1年), 清政府正式任命黄光厚为临高县令。当时广东正是推翻满清王朝革命的发祥地。不久辛亥革命发生,黄光厚学医既成,决定弃官回乡从医。他回到福州老家莲花山之麓,过起了田园生活,从医治病救人。

黄光厚先生素重医德, 凡僧道及贫寒求诊者一律免费,他说: 医为人之司命, 要专心致志,勿耽嗜好, 要学仲景那样“ 勤求古训” , 博采众方。 要谦虚好学, 尊重同道, 力挽危症, 不要去计较报酬。

进士出身的黄光厚先生擅书法, 精书史。他认为: 学医之道, 必须先通晓古文, 才有把握钻研《灵素》及仲景学说, 然后泛览百家取其所长,其在名师指导下方能临症而不惑。

黄光厚先生由于医术之精, 医德之著, 其乡悬壶不久, 医名日噪, 远近求诊者络绎不绝,门庭如市, 成为当时榕城的名医之一。被誉为“儒医” 。

黄光厚先生享年六十六岁, 生前著有《藏拙裔医案医话》及《书还读我室文集》二种传世,造福大众,名声远扬福州城!

黄光厚先生子孙皆成名医儿子黄永融,福建名中医,悬壶济世六十余载,殚精竭虑,造福人间。他1991发表《乌头抗癌研究概述》 ,被广为引用孙子黄兆迁福建省名老中医继承人,且师从多位名师,自成一体。深研疑难杂症,瘤术后及放疗、化疗后患者的调理。现在固生堂福州杏福分院龙腰门诊部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拥有众多患者。

http://s16/mw690/001wWLwazy7nEtScSZh8f&690
对联:迁固同文惠列殊报,管乐佐世老彭引年

古道通四方,在商贸、文化、政治、军事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也扩大了人们的生活圈,为文明传播带来便利,促进了社会进步。

古道对于沿途周边民众也会带来好处。周边土地容易得到开发,形成村落,开垦种植,参与商货交易,为过往旅客提供服务,产生经济效益。古道人员交往,便利文化、技术交流与优良品种。有利于扩大人员视野,提高村民素质,为外出求学、务工提供便利。

当然,古道周边的自然环境和治安问题不容忽视,遇到社会动荡,容易受到冲击。

脚板踩出的山路穿行在茂林修竹间,顽石铺就的古道串联了崇山峻岭,创造了“闽中桥梁甲天下”的奇迹,造就了“坎坎出黄金”的天阶,建造了神态各异的亭、洞、寨、堡,产生了动人的故事与传说,为我们留下了奇妙绝伦的景观和健身步道。古人咏颂惊叹古道的诗词文章,则是古道的历史记忆,珍贵的文化遗产。

朱熹《题莲花峰》诗两首:

群峰相接连,断处秋云起。云起山更深,咫尺悉千里。

流云绕空山,绝壁上苍翠。应有采芝人,相期烟雨外。

朱熹《莲花峰次敬夫韵》七言绝句:

月晓风清堕白莲,世间无物敢争妍。

如何今夜峰头雪,撩得新诗续旧篇。

34岁的时候陆游出任宁德县主簿,第二年改调福州决曹。从宁德走向福州的古道上,经过北岭,他写了《北岭道院杂兴》:

早岁知闻久已空,岿然犹有灞城翁。

东楼谁记倾春碧,北岭空思擘晚红。

冉冉流年霜鬓外,叠叠荒冢绿芜中。

琳房何日金丹熟,老鹤犹堪万里风。

陆游自注:“北岭在福州。予少时与友人朱景参会岭下僧舍。时秋晚,荔子独晚红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