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态文明 |
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广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要重点推进15个美丽海湾建设;展望2035年,全省80%以上重点海湾基本建成“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
15个美丽海湾分别是:潮州市大埕湾、汕头市青澳湾、汕头内海湾、揭阳市资深港、汕尾市遮浪港、惠州市考洲湾、深圳市大鹏湾、东莞市交椅湾、珠海市情侣路岸段、珠海市东澳湾、江门市镇海湾、阳江市珍珠湾和大角湾—北洛湾、湛江市博茂港湾、湛江市金沙湾。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提出,要坚持绿色引领,以海洋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
在具体实施上,《规划》明确,推动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区域重大战略平台绿色低碳发展,创新陆海生态环境治理,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支持和鼓励广州、深圳等地大胆创新,全面支持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助推广州打造成为世界海洋创新发展之都,助力珠海创建现代海洋城市。
《规划》明确目标,到2025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水质)面积比例达到86%以上;36个国控河流入海断面稳定消除劣V类水质;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和大陆岸线生态修复长度达到国家要求,营造修复红树林8000公顷。
要筑牢海洋生态安全屏障,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栖息地保护,提升广东沿海湿地作为东亚—澳大利亚水鸟迁徙路线上重要停歇点和越冬地的作用,加强汕头韩江—榕江口、汕尾海丰等全球候鸟迁徙路线重要节点的湿地保护与修复。
到2025年底前,整体推进湛江雷州半岛海域、阳江—茂名—南鹏列岛海域、珠江口海域、惠州—汕尾海域和潮汕—南澎列岛海域五大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建设。
同时,要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因地制宜采取分类保护和生态修复措施修复红树林。到2025年底前,完成营造和修复红树林8000公顷,其中营造红树林5500公顷、修复红树林2500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