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态文明 |
“十四五”期间,将采取国家与地方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行动工作。
地方层面,省级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制定实施省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方案,指导帮助地方摸清城市黑臭水体现状,督促补齐设施短板、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对治理成效进行核实。工作任务重点包括核实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清单;排查城市黑臭水体水质、污水垃圾收集处理效能、工业和农业污染防治、河湖生态修复等方面的问题;判定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建立城市黑臭水体问题清单,督促地方限期整改。
国家层面,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清单管理,抽查省级行动成效,通过卫星遥感、群众举报、断面监测、现场调查等方式,精准识别突出问题和工作滞后地区。对于突出问题久拖不决的,将有关问题线索移交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现场拍摄。
《行动方案》延续严的主基调,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立足主责主业,聚焦关键问题,协调各方共同推动黑臭水体治理。
一是创新工作方式。优化过去国家“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模式,充分调动地方尤其是省级部门的主动性、积极性,压实省级部门监督责任,更多结合地方实际、聚焦差异性问题。国家则做好顶层设计、抽查帮扶,发挥好指导、协调、监督作用。同时,改进发现问题方式,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新技术手段,加强汛期污染强度管控,加大随机抽查力度。
二是关注长效机制。“十四五”期间,将更加关注管网建设运行维护、污水垃圾处理费用保障、河湖长制落实等长效管理机制的构建运转,督促地方切实建立防止水体返黑返臭的长效管理机制,坚决杜绝治标不治本的措施,推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是强化指导帮扶。高度重视对地方的培训指导,精心组织编制工作指南,对有关部门管理人员和技术团队开展培训,全面提升地方在黑臭水体治理监管领域的业务水平,同时组织专家赴基层开展定点帮扶,对重点、难点问题集中攻关,力争“十四五”期间帮助地方培养锻炼出一批高素质的监管队伍。
四是加强信息公开。“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部主动公开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专项行动相关信息,新闻媒体跟踪报道例如央视《焦点访谈》播出了五期专题节目,有力推动了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十四五”期间,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将继续公开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相关信息,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形成全民参与治理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