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书路书品 |
读书成癖,无可救药。十几年的光阴,上千册书藏书送人了,还不长记性。来深圳歇了一年半载后,又闲不住,逛书店时忍不住就会买书。
这个月买得少,读得多。买的书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永远不做大多数》,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的《策划学》,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的《华南自助游》,另外就是《读者》、《中国国家地理》(青海卷下),以及《南都周刊》的生活版。读的书,除了买的这几本外,还有一本《非常道》看了快半年了。
老潘博客秀秀得风光满面,恶评时起。对他我应当有很深的了解,其实却是一知半解。网上因此泛起的波澜,乡人对他的种种评价,我再也清楚不过了,但就是不了解他,惭愧!他说要赠书给我,更让我不安。他的赠书还没收到呢,买本写他的书,好让自己心安吧。《永远不做大多数》这本书,如同标题,写潘是个不老实、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比如有感于一套桌椅的命运,钻铁丝网闯深圳等等……均打破常规,让人耳目一新,思想解放得超前,地产概念运做,就更不用提了。在博客中,他写到世界是平的,世界之于他是这么回事,他不需要规矩。市场经济发展阶段,需要打破陈俗,创新理念,但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还需要大破大砸吗?就不需要规矩了吗?没规矩的世界是无序的。我写过一篇随笔,谈的是读书,但于认识世界亦有用。我以为,世界之于我们,不仅是平的,而且也是圆的,圆滑变通与中规中矩都有必要。
《策划学》是本专著,第二版,不是掉书袋的专业论文,原理、技巧、误区及案例,吴粲写得像MBA教程,书中到处都是活生生案例,国内近几年典型的一些商业策划广告案随手拈来,经过他这么一一条分缕析,读后颇有所得。策划不是做广告,不是赚吆喝,不是弄虚做假,是通过一系列成系统的措施达到企业和客户,以及社会的有效沟通,这是我的理解。
要在一个城市生活,就得了解一个城市的人文。《中国自助游》从去年的一册,变成了今年的七册,只有择其要者而买《华南自助游》。正好要写城市求职指南,其中数个城市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我便了如指掌。同时,从岁月变迁积聚的山川秀色人文遗迹上,读到了生命的生生不息。
《读者》原创版上有一篇《该死的,我来帮你换轮胎》,认得的一个小城狂人写的,既是策划问题,也是沟通问题,狂人大有长进,士别三年,始刮目相看,但他“涝坝多大,青蛙就有多大”的宏论似仍记得,囿于小城,才子的眼光看得远吗?
喜欢青海,是因为父亲在我这个年龄时,在青海呆着,说是在一个保密工厂,鞋底的土都不能带出来,奶奶去世时他都不能回家。具体地点,现在我才知道了,辽阔高远的地方。父亲去世前在病床上,口中喃喃念叨着的格桑花,就像杂志中的吧,纯得一望无际。那时他能看到这杂志,该多好。
“值此非常时期,必有非常话语……”王国维说的吧,在余世存编的《非常道》的封面上,书中是百年名人相。《南都周刊》非常语得其神髓,今世众生相,观念改变着生活。
不破不立,不立不破,策划反反复复,读书中规中矩。回头看自己,仍在原地踏步。
这个月买得少,读得多。买的书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永远不做大多数》,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的《策划学》,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的《华南自助游》,另外就是《读者》、《中国国家地理》(青海卷下),以及《南都周刊》的生活版。读的书,除了买的这几本外,还有一本《非常道》看了快半年了。
老潘博客秀秀得风光满面,恶评时起。对他我应当有很深的了解,其实却是一知半解。网上因此泛起的波澜,乡人对他的种种评价,我再也清楚不过了,但就是不了解他,惭愧!他说要赠书给我,更让我不安。他的赠书还没收到呢,买本写他的书,好让自己心安吧。《永远不做大多数》这本书,如同标题,写潘是个不老实、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比如有感于一套桌椅的命运,钻铁丝网闯深圳等等……均打破常规,让人耳目一新,思想解放得超前,地产概念运做,就更不用提了。在博客中,他写到世界是平的,世界之于他是这么回事,他不需要规矩。市场经济发展阶段,需要打破陈俗,创新理念,但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还需要大破大砸吗?就不需要规矩了吗?没规矩的世界是无序的。我写过一篇随笔,谈的是读书,但于认识世界亦有用。我以为,世界之于我们,不仅是平的,而且也是圆的,圆滑变通与中规中矩都有必要。
《策划学》是本专著,第二版,不是掉书袋的专业论文,原理、技巧、误区及案例,吴粲写得像MBA教程,书中到处都是活生生案例,国内近几年典型的一些商业策划广告案随手拈来,经过他这么一一条分缕析,读后颇有所得。策划不是做广告,不是赚吆喝,不是弄虚做假,是通过一系列成系统的措施达到企业和客户,以及社会的有效沟通,这是我的理解。
要在一个城市生活,就得了解一个城市的人文。《中国自助游》从去年的一册,变成了今年的七册,只有择其要者而买《华南自助游》。正好要写城市求职指南,其中数个城市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我便了如指掌。同时,从岁月变迁积聚的山川秀色人文遗迹上,读到了生命的生生不息。
《读者》原创版上有一篇《该死的,我来帮你换轮胎》,认得的一个小城狂人写的,既是策划问题,也是沟通问题,狂人大有长进,士别三年,始刮目相看,但他“涝坝多大,青蛙就有多大”的宏论似仍记得,囿于小城,才子的眼光看得远吗?
喜欢青海,是因为父亲在我这个年龄时,在青海呆着,说是在一个保密工厂,鞋底的土都不能带出来,奶奶去世时他都不能回家。具体地点,现在我才知道了,辽阔高远的地方。父亲去世前在病床上,口中喃喃念叨着的格桑花,就像杂志中的吧,纯得一望无际。那时他能看到这杂志,该多好。
“值此非常时期,必有非常话语……”王国维说的吧,在余世存编的《非常道》的封面上,书中是百年名人相。《南都周刊》非常语得其神髓,今世众生相,观念改变着生活。
不破不立,不立不破,策划反反复复,读书中规中矩。回头看自己,仍在原地踏步。
前一篇:我没成名是因为我怕羞
后一篇:不想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