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网络业界 |
关于人才网站的末路和出路这个话题,我不想堆砌一些数字或者名词,来迷糊自己糊弄别人。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电子商务网站领域比较成熟的营销模式,无疑以人才招聘网站执牛耳了。网站搭一个架子,赚些吆喝,吸引求职者来注册,然后向企业卖求职者的简历,坐收渔利。行业统计的数据说,去年网络人才招聘市场规模有几十个亿。难怪,求职招聘类人才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的多了起来。
网络招聘市场壮大是可喜的现象,但网络招聘产品已呈疲态是不争的事实。
以最新ALEXA的排名来说,有官方背景的南方人才网、杭州人才网、浙江人才网,虽然排名靠前,但都偏于一隅,不足以成大气候,目前不值得关注。除此之外,我们应当注意的就是前程无忧、中华英才、智联招聘这三家龙头老大,及中国人才热线、job88八方人才网、卓博人才网、528招聘网等次级大佬,还有英才网联、中人网、牛耳搜职网这些摇摆者。
为何说传统的求职招聘类人才网站已经面临末路?
其一,产品的同质化催生出大量电子垃圾。不管哪家网站,卖的都是求职者简历,这种简历大同小异。你抄我,我拷你,已成为业内不公开的秘密,以致于出现了某网封了某网的IP地址的事,在互联互通成潮流的今天,这真是咄咄怪事。一个求职者,至少会在三家到四家网站登记自己的简历。招聘企业为查看某个求职者的简历,被三至四个人才网站重复收费成了可能。我们知道,从营销的角度来说,在市场上可销售的产品是不可复售的。另外,大量的才市非活跃人士,被人才网站以种种的营销手段,注入了兴奋剂,全都会年首岁尾职场旺季活跃起来,这一定程序上干扰了本应平静的才市波澜。
其二,真实性和有效性完全得不到保证。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员工时,需要了解的是员工真实的职业技能和职场经历,但网络不能保证这一需求,对于HR人士来说,在人才招聘网站招聘员工无异于大海捞针,对于急需的人才,还得通过专场人才招聘会来寻觅。为什么这样说呢?简历注水,毫无例外夸大从业经历成为隐规则,不如此,求职者也许将得不到自己能得到的面试机会、就业机会。网络不是把这种市场竞争捞起来的不诚信掠掉,而是给予了放大。在企业最需要真实地看到求职者的网络上,求职者却是虚幻的。
其三,除了找工作招人才上人才网还能干什么?每年二三月和九十月,是人才网站的黄金季节,ALEXA排名全部开始飙升,成几何级倍数上浮,这是其它门户网站都望尘莫及的。固然,求职者找工作产生的真实的流量是很大的。但水分有多大?这里要留一个未知数。最关键的,做为企业,如果不招聘员工,上人才网站就没用,做为求职者,如果找到了工作,上人才网站能干什么?这是一个陷阱,如果谁跳进去了,谁就出不来了。但目前,没有发现一家人才网站把这个坑堵住。
还有很多,说这几点够了。前程无忧靠几张报纸露脸,中华英才沾新浪网的光,智联在央视大喊大叫,八方人才的煽情广告做到了天涯和中人……
既然面临末路,那么有没有出路?路是有的,但有钱赚的网络招聘大佬们似乎还不急,没有一丝丝赶上WEB2.0的动静。那么方向在哪里呢?
第一,求职者是供货方,招聘网站是商人,商人对自己经营的货物有专有经营权。我这个表述有些牵强,但理大体是这么个理。人才网站不能也不应把吹嘘自己有多少万注册用户当资本来炫耀了,人才网站应该说,我为多少万个客户找到了工作或员工。沉淀的、没有质的差别的求职者简历应被人才招聘网站剔除。一个成熟的商人,是发展用户,满足客户。人才网站用户客户不分,是特有的怪象。
第二,要把诚信和真实做为人才招聘网站的立足点来敲实。人才网站不应也不能只顾着数钱,而不管其它了。人才网站应通过个人身份证认证系统、学历验证查询系统、个人征信系统、网上支付系统互联,真正把人才招聘这块网络蛋糕做好做香。挤干网络虚无的水分,能吃的蛋糕和不得不尝的蛋糕,其市场收益是千差万别的。
第三,人才招聘网站应给职场立一个电子标尺。为什么说要立标尺呢?标尺既是目标,也是标准,是第三方对职场双方——用人者和求职者,进行跟踪和评定的基础。我这个想法可能有些异想天开,但我以为,异想天开总比无动于衷好。通常人才招聘过程中,双方是通过简历而进行接洽的。这个简历好评判,身份证、毕业证、作品等可以验证,无非让用人单位受点麻烦。但是呢,一个用人单位真正决定用一个人,留一个人,是看它的详历,而不是简历。在这方面,职场双方都无法做到有效的评判,试用期对于企业和求职者来说,我以为是一个折磨期。有没有好办法,博客时髦得很,大多数都是说给别人的半真半假的话。有没有可能让它变成真话呢?有可能,职场博客还没有一家网站去做,立足于求职者简历的职场博客,应该比新浪网的名人博客有意义得多吧。
太长了不好,就说这几点吧。其实,从这些人才网站的做为来看,它们或多或少已经意识到了,只是没有更好的方向而已。比如顾问式招聘、半猎头招聘、人事外包等,是人才网站的新产品,但非网络同根而生的业务。没有一家人才招聘网站用内容网站采用的羸利方式!放着流量不赚钱,奇怪。
前程无忧吗?也许有忧。你是英才吗?也许不是。智联招聘吗?也许糊涂。人才热线吗?热一阵子。八方人才吗?还在深圳……
前一篇:有些话要彻底烂在心里
后一篇:掩去旧日痕迹—为深圳热线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