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TSP生胶套胶防弧体会

(2010-09-14 11:11:31)
标签:

杂谈

分类: 乒乓国球
  本人从07年春节练习打防弧,至今已近1年了。其间很多人劝我放弃,有球友说没发展空间,练不出来的;有半专业队员不看好打法,反而是现役的专业队员态度较宽容。但我一直坚信只要不禁止这种胶皮,那我一定能练出来,堵住那些对防弧打法不看好的人的嘴。南山兄的文章和观点很有指导和启发价值,我就是学习并自己实战体会着琢磨练的,现将一些心得和体会发出来仅供喜欢打防弧或对防弧有兴趣准备尝试的球友参考,不过每个人的打法风格不同,希望能带来些帮助为盼。

  首先说下我的器材配置与打法。挺拔锤霸三碳皇,小锤,直拍。正手福合777硬防弧38,1.8,反手TSP生套,2.15厚度。

  1、选择了防弧,就意味你要承担很多心理压力,有自己的,也有别人给的。意味着你至少要走一段时期的“孤独练球之路”,呵呵,意思就是要找发球机或有人一盆盆喂球,练习手感、固定动作和控制力。你会发现身边能有针对防弧打法指导你、给你有用建议的人几乎没有,愿意陪你练球的更凤毛麟角,全靠自己的摸爬滚打,体会琢磨进步。进入实战期,千万不要心理预期过高,靠怪异赢只能赢那些基本功不过硬,或从来没碰到过防弧的选手,那不算你的真本事。不过赛前会有很多人不喜欢和你练练球的,不过那不更好吗?不熟悉让他“死”得更快更惨点,嘿嘿。

  2、选择了防弧,意味着在当前乒乓发展的大环境下,你选择了条强攻、不讲理、非常规打法的搏杀之路。只有主动发力,敢打进攻才有生命力,能不过渡尽量不过渡,可打可不打时一定要打。切记防弧的怪异体现在撞击和击打上,要随时做好进攻的意识准备。

  3、善用两种动作:一是使用类似拉弧圈的动作,但幅度要小点,略微向上带些,稳定性好但怪异性不够,对方容易适应,不可多用,尽量在有把握时采取撞击的方式。二是台内球靠小动作手腕瞬间发力,类似挑打,或者像弹打似的快推角度。

  4、处理弧圈球两种方式:一是发中等力量快带,这种比较符合当前主动的潮流打法,但不怪异;二是推挡过去,不要看对方拉球意识里就要卸力,这不适合防弧。在接高调弧圈或不冲的要适当加点力,冲得猛的则可借力。这种球挡回去是最能体现防弧特性的,经典怪异。一般人一旦上手后,不管轻拉重拉,意识中就是开始发起连续进攻了,而你挡过去的球非常飘且不走,对方一下非常不适应,很难再继续拉冲下一板,除非基本功很好的选手可以临时改轻拉。越是冲得球,质量高的弧圈堵得越舒服,过去的球怪异性也越强。有时甚至出现球速很快,没有弧线,飘忽不定,落台停住的球出现,对方出现思维混乱、当场“傻眼”,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情况,哈哈。

  5、对于喜欢拉为主打为辅的爆冲弧圈球型反胶选手,最好取胜,对方很难临场改变自己擅长的技术动作。对于动作慢的,喜欢磨的,好轻拉弧圈或高调的的“软球”选手,或打为主,基本不会拉弧圈的选手则胜率降低,因为你也很难借到对方力,主动发力则容易失误,但如打法成熟、动作过硬,则对方将找不着球,毕竟他的打法是被动、淘汰的意识打法。至于靠快推和打取胜的对手,我们的球过去是带下沉的,对方靠蛮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6、对上长胶咱主动,不吃亏;对上生胶各占一半便宜;对上正胶,处于明显劣势;对上防弧,看谁的发挥好吧。

  7、发球因为很难主动制造旋转变化,所以一定要靠速度、角度、长短、软硬变化来弥补。就是说发球你要狡猾、要刁钻、要偷袭,要发刚过网的中路及两边小三角的短球,哪怕并不转;要发大角度和直线的奔球。要能用同一种手型动作,发出至少3个角度、速度不同的变化才算及格。

  8、接发球切忌“搓”,宁愿仰着板子推下旋,也别搓,过去是找打的。打防弧就必须要放弃尝试用“磨擦”制造旋转的意识,否则你会发现“出力不讨好,死得很难看”。如能善用滑板、“撇”的技术则为高级技术。

  9、。。。。。。。。

  体会粗浅,难入高人法眼。“一家之言”观点难免偏颇,望各位大侠指正交流。其他待体会深些,陆续补充。另说明以上假想的对手仅指和我们一样的业余球手及乒乓球爱好者。
 

来源:精英乒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