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叩问心魔|《东周刊》7月策划主文

(2008-07-06 14:24:09)
标签:

心魔

杂谈

分类: 《东方人物周刊》

叩问心魔

 文|本刊记者 王长胜

 

每个人都有心魔。

想一想,是的。生活毕竟不是童话,生活中千丝万缕的困惑和烦恼总是缠着每一个人,令人难以释怀。某种意义上来讲,心魔其实就是一种“视崖”,原本可以安全越过,但是由于种种外界干扰或自己内心恐惧而放弃努力。心魔这东西,就是别人看着容易,但是自己却无法释怀的东西。

论及成因,或许有儿时非常环境的创伤,成长路上的某次打击,亲人间生离死别的悲痛,为钱财多寡的斤斤计较,对权力大小的欲求不满,朋友间的误会摩擦,工作中的失落迷惘,还有那些自己都说不出名堂的困惑或遗憾……大到人生的生死成败,小到日常的喜怒哀乐,人的一生有太多的困扰。如果这些困扰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就会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伤痕,日积月累就会形成疙瘩,常年不解,执此为魔。

心魔,往往会困顿我们的心灵,破坏我们的情绪,让我们看不到身边的美景,徒然增添许多不必要的烦恼,而且,会在冥冥中影响了我们的判断和选择。

然而,心魔也并非全然是个坏东西。人生路上,某些阶段,或许正是心魔的左右,让我们走得更快、更远、更坚定。

本期,我们采访了8位各领域成功人士,对他们来说,反倒是心魔的左右,才促成了今天的成就和作为。至少,他们没有被心魔击倒,虽然也不能说已经顺服了它。正是这种较量所释放出的能量,给人生、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地活力。

正如作家海岩,从小身体单薄,处处受到“特熟”待遇,遂立志锻炼身体,学游泳,打篮球,多年下来,练出一身肌肉。谁知只念到小学四年级的他,又落得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话柄。遂,立志学习,从识字开始,买了本新华字典揣兜里,背一页撕一页,破釜沉舟。后,历时一年,背着家人和领导,晚饭后躲进卧室,偷偷写出长篇小说《便衣警察》,一炮走红。之后,接二连三,力作不断。曾几何时,“怕别人说自己不行”成了海岩青少年时期的心魔,也正是由于自己爱面子,才导致走上写作这条路。不惑之年,海岩突然释然了,不再在乎别人的评价,给作品主人公取名为“安心”,甚至在媒体发表文章自贬《我已山穷水尽》,至此,心魔自解。如今,海岩继续写作,继续管理公司,继续搞搞收藏,多面手海岩,越走心越平静。

和海岩一样,话剧导演田沁鑫,轰动一时的著名话剧处女作《断腕》,最初也是为了一个人、一口气,多年以后,心魔虽有萦绕,但已渐渐变淡;钢琴天才朗朗,对钢琴既爱又恨的波折经历,也正是心魔在作怪;张艺谋的“御用”编剧李冯,从南走到北,一路过来,只为写作的执着;一场车祸,黄珂失去了三个好友,自己却幸存下来,此后的他,如中魔一样,感叹命运无常,遂摆下“免费的午餐”,在北京望京的家中开门迎客,常年大摆流水席,免费招待新朋旧友……

徐志摩在《笑解烦恼结》中写道:“是结,总有丝缕可觅。”

是的,找出你的心魔,引之、导之、顺服之,是人生的必修课。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融化或控制心魔的力量也应随之强大起来,平和之心必将渐渐显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