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月16日 腊月二十九 星期五 晴

(2007-02-16 13:49:12)
分类: 记录自己

2月16日 <wbr>腊月二十九 <wbr>星期五 <wbr>晴

2月16日 <wbr>腊月二十九 <wbr>星期五 <wbr>晴

   

睡梦中,被敲门声吵醒,姐姐们来了。开机后,才发现二姐发来的短信:“让爸爸熬粘粥,我们和姐姐去喝,一会就到了。”时间:06:46。

爸妈在老家的日子,姐姐们隔三差五就来看看,送些吃的,蹭点喝的。喝完粥,不一会,姐姐们走了,中午和爸妈包饺子吃,和面,擀皮,干的非常好,让爸妈很是惊讶。

下午,听说落子,小车子会出来了,和妈妈去看了看,不热闹,比小时候的差远了。

演员、观众,90%都不认识。今天算了算,比我小7岁以上的孩子,根本不认识的,比我小7岁以内的,也是不敢认的,除了几个玩伴和同学。1990年离开家之后,每次回来也就是一进一出,一别已是18年。

出落的都不怎么好。

对了,中午包饺子时,进来一个女人,手里拿着红纸,后面跟着孩子,让我爸爸写对联的。记得小时候,爸爸每年都给邻居们写对联。很多人家一年四季,门口贴着同一个笔迹,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我怎么就没有自豪过呢?真是可惜。看来,人太谦虚、过于低调,也不都是什么好事啊。哈哈o(∩_∩)o…哈哈!

跑题了。还说这个女人。我小时候,她刚从遥远的大东北嫁到我们村里来。蜡笔小新,大家都看过吧,还有里面那个大姐姐。(*^__^*) 嘻嘻……还记得这个女人说过一句话,我一直都记得,她说我早晚会有出息的。不幸,不知道现在算不算被她言中了。

还没回村,就想再见见这个女人,居然不期啦。想象啊,永远比现实来的美好。

接上。看了会节目,和妈妈去河边溜达去了。那条河,是给我最美好记忆的地方,也是我认为全村最美的风景。当年,河边的树,郁郁葱葱,盛夏走在路上,根本看不到阳光,两边也都是绿油油一片片。每次听到刘欢的十五的月亮,脑海都会浮现这条河,还有河上那座桥。爸妈和姐姐们在河边的菜畦干活,我就在桥边玩耍。如今,树都伐了,一棵没剩。那座桥,栏杆都已坏掉,不再雄伟。坐在桥沿上,让妈妈给我拍了张照片,只能纪念。

2月16日 <wbr>腊月二十九 <wbr>星期五 <wbr>晴

就在这个桥边,上小学时,老师还曾领着我们来春游,回去写作文。

顺着春游之后的路,再走了一遍,走到学校门口。大门还在,半掩着,铁锁挂在一遍,院子里光秃秃的,我曾上课的教室,一间没有了门,一间窗户都烂掉了。站在大门口犹豫半天,没有勇气进去。也不是不敢,实在是不忍心。不忍心以胜利者的姿态来打扰已经破败的过往,不忍心以游戏者的身份穿越时空反观20年后的今天,不忍心以现在的价值观去判断、回忆当年坐在这个教室里憧憬未来的自己。

拍了几张照片,走了。旁边几个十七八岁的孩子,在冷嘲热讽:照什么照啊,也不给捐点钱。他们是不认识我的,我也不认识他们。不知道他们把我想成是哪来的过客了。后来,妈妈给他们解释,才明白。

傍晚了,拍夕阳。可惜,今天有点点阴天,太阳不是很亮。不过,还是拍了很多张,明天可能会是大晴天吧,我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喜欢夕阳了。小时候,几乎天天有夕阳,肯定很漂亮,只是当时不知道欣赏。

有些风景,错过了就不会再有了;有些经历,过去了便成了另一道风景;有些人,分开了才知道本来就不属于自己;有些事,只有回头才能看清楚。

V.S.奈保尔的《印度:受伤的文明》,隐藏着感伤优雅的叙述:“就像我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带着婴儿时期的瞬间印象一样,我身上也一直存留着古老印度的梦幻记忆,它来自于延续至我童年时代的家庭仪规,它为我勾勒出一个已经全然消失的世界。”

续篇:

写完日记,刚给爸妈读了一遍,他们说我写的太落寞了,要我多写点新气象。呵呵,还真像被采访对象给我审稿子似的。

下午,还转了村东的一个地方,以前,那是一大片麦场,课间,还在那踢过球呢,如今都是整齐的红砖瓦房。路很平整,柴禾垛也井然有序,和我所在的村子西部,差别很大,俨然一个新村。据说,这边邻里关系也不错。进入一个院子,屋里的装修很是现代,感觉就是昌平、顺义的别墅群。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贫富分化,处处存在。

呵呵,不知道审查能否通过。睡啦,明天熬夜呢。过年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