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觉、速度与得失

(2006-11-25 00:07:11)
分类: 随想

自觉、速度与得失

——第12期采访后感

 

    创业不分早晚。是的,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然而,在今天,互联网的出现,给了所有人更丰富、更平等的机会,无论是出名还是创业。人们只需要打开思维、抛却固有模式,无论是从温室走出的人,还是从冰天雪地出走的人,无论被动还是主动,当迈出第一步时,没人知道下一步会是悬崖还是坦途。

    风险,对谁都是公平地存在着,时刻等待你犯错误。对于创业风险,高龄和年轻人的区别只有一个,前者几乎没有试错的资本和机会,只能成功,破釜沉舟的成功。从这一点看,高龄创业需要更大的勇气和高度的自觉。

    所谓自觉,很多高龄人已经具备了令年轻人所羡慕的地位、资历、收入,这种情况下毅然选择走出温室,开创新的天地,这需要自觉。

    所谓速度,由于高龄没有试错的机会,所以他们更加小心翼翼——不是畏首畏尾,而是更加稳健,懂得量力而行。华泰保险董事长王梓木,对于完善企业制度的关注远远高于对企业发展速度的关注。当别人都在迅猛壮大的时候,他却在修炼内功。然而,被江南春收购的框架传媒,董事长谭智似乎是一个快手,以迅猛的速度整合了10多家同行,实现了价值的翻倍增值。看似速度致胜,其实不然,真正使得谭智致胜的是勇气和眼光。他首先看到这个市场整合的价值,之后发挥自己的多年的经验才得以合纵联横,天下一统。

    至于得失,这些高龄人是不太看重的,他们已经有了年轻人所追求的,如家庭、亲情、房子、汽车等还算不错的生活条件。他们所看重的是价值,做这件事情的价值,对于实现自己人生意义的价值。他们对于股份没有太多的计较和敏感。这是把双刃剑。

    不计较股份,说明一种良好的心态,更容易把经历投入到企业的良性发展中,然而,在这样一个商业社会中,对于股份的不计较,往往会被人钻了空子,甚至被一步步扫地出门。

    张冀光,铭万网董事长,就是一个对股份不在乎的人,所以,他先后开创的CBR和中国企业网,都被别人据为己有。最后不得不重新开张铭万网。

总结来看,他们的优势除了硬件——资源、经验之外,在于平和的心态;劣势,似乎也是这种过于平和的心态。

    一点点小小的直观感触,就是他们的精神面貌都小于实际年龄,至少510岁。张冀光说:“我从不认为自己63岁,而是53岁,我们经历的十年文革要除掉,那十年我们要挣回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血色浪漫》
后一篇:煎饼摊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