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瓯建盏考

标签:
瓷器建窑紫瓯兔毫宋 |
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瓷器不是五大名窑,也不是越窑、龙泉窑、耀州窑这些青瓷巨擘。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瓷器,恰恰是现在最不被重视、地位最低的建窑黑釉盏!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今福建仙游)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忠惠”。

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当时采摘未甚盛,或有高士烧竹煮泉为世夸。
入山乘露掇嫩觜,林下不畏虎与蛇。
近年建安所出胜,天下贵贱求呀呀。
东溪北苑供御余,王家叶家长白牙。
造成小饼若带銙,斗浮斗色倾夷华。
味甘回甘竟日在,不比苦硬令舌窊。
此等莫与北俗道,只解白土和脂麻。
欧阳翰林最别识,品第高下无欹斜。
晴明开轩碾雪末,众客共赏皆称嘉。
建安太守置书角,青蒻包封来海涯。
清明才过已到此,正见洛阳人寄花。
兔毛紫盏自相称,清泉不必求虾蟆。
石缾煎汤银梗打,粟粒铺面人惊嗟。
诗肠久饥不禁力,一啜入腹鸣咿哇。
这里“兔毛紫盏”毫无疑问是指建窑紫色兔毫盏了,说明这个时期建窑的紫色兔毫盏就已经成为名品了。而将黑釉上窑变出紫色兔毫盏称为“紫盏”是当时的习惯。

2,宋·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中国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嘉祐五年,欧阳修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曾表异议,且未执行。三年,除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这一年,他改号六一居士。四年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分辞职。居颍州。卒谥文忠。
和梅公仪尝茶
溪山击鼓助雷惊,逗晓雪芽发翠茎。
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凤品尤精。
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酲。
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

3,宋·蔡襄
蔡襄(1012-1067),简介同前章。
北苑十咏·试茶
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
雪冻作成化,云间未垂缕。
愿尔池中波,去作人间雨。
从前面的蔡绦的《铁围山丛谈》可知,蔡襄无疑是非常喜欢建窑兔毫盏的,可能经常到处搜罗珍奇异毫盏。这里“兔毫紫瓯新”,就是他又新得一紫色兔毫盏,欣喜之中用来品茶,从而写下这一诗篇。

4,宋·米芾
米芾(1051~1107),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初师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
满庭芳·绍圣甲戌暮春与周熟仁试赐茶,书此乐章
雅燕飞觞,清谈挥麈,使君高会群贤。
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
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
轻涛起,香生玉乳,雪溅紫瓯圆。
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
座中客翻愁,酒醒歌阑。
点上纱笼画烛,花骢弄、月影当轩。
频相顾,馀欢未尽,欲去且留连。
这首词是非常香艳的,米芾在这里将玉乳与紫瓯相提并论,都具浑圆之效果,可一个白、一个黑,在茶汤的香风雾气中,相映成趣。细细品之,这古代的风流儒生可比现代人会玩多了。从而,更说明建窑盏在这些文人雅士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雅致时尚。
其中对紫瓯的理解现在人如在云雾中
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茶录·下篇(论茶器)》宋·蔡襄著
茶盏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1,宋·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诗人。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皇佑三年(1051)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天子岁尝龙焙茶,茶官催摘雨前牙。
闻香已入中都府,团品争传太傅家。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吴中内史才多少,从此莼羹不足跨。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天子岁尝龙焙茶,茶官催摘雨前牙。
闻香已入中都府,团品争传太傅家。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吴中内史才多少,从此莼羹不足跨。

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当时采摘未甚盛,或有高士烧竹煮泉为世夸。
入山乘露掇嫩觜,林下不畏虎与蛇。
近年建安所出胜,天下贵贱求呀呀。
东溪北苑供御余,王家叶家长白牙。
造成小饼若带銙,斗浮斗色倾夷华。
味甘回甘竟日在,不比苦硬令舌窊。
此等莫与北俗道,只解白土和脂麻。
欧阳翰林最别识,品第高下无欹斜。
晴明开轩碾雪末,众客共赏皆称嘉。
建安太守置书角,青蒻包封来海涯。
清明才过已到此,正见洛阳人寄花。
兔毛紫盏自相称,清泉不必求虾蟆。
石缾煎汤银梗打,粟粒铺面人惊嗟。
诗肠久饥不禁力,一啜入腹鸣咿哇。

2,宋·欧阳修
和梅公仪尝茶
溪山击鼓助雷惊,逗晓雪芽发翠茎。
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凤品尤精。
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酲。
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
此篇说明当时的文人雅士已经很普遍的使用“紫瓯”来饮茶了,这个“紫瓯”就是早期的建盏!从目前对古代茶盏,尤其是北宋早期茶盏烧制的史实看,除了建盏,似乎还没有其它更好的解释。如果是这样,那么,由此可以推断在北宋早期建窑就已经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了,所以,建窑黑釉兔毫盏的出现年代,必然在北宋之前。现在考古资料说建窑起始于晚唐、五代,建窑的兔毫盏窑变形成必然有一个发展期,这个问题恐怕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3,宋·蔡襄
北苑十咏·试茶
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
雪冻作成化,云间未垂缕。
愿尔池中波,去作人间雨。

4,宋·米芾
满庭芳·绍圣甲戌暮春与周熟仁试赐茶,书此乐章
雅燕飞觞,清谈挥麈,使君高会群贤。
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
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
轻涛起,香生玉乳,雪溅紫瓯圆。
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
座中客翻愁,酒醒歌阑。
点上纱笼画烛,花骢弄、月影当轩。
频相顾,馀欢未尽,欲去且留连。
前一篇:[转载]冰裂汝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