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晒肉曰“巴”——牛巴子

(2011-12-25 23:08:54)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史札记

    《客座赘语》,作者是晚明顾起元,南京人,万历二十六年探花,后官至国子监祭酒、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客座赘语》共十卷,都是南京故事与杂事。该书卷一“辩讹”、“诠俗”、“方言”、“谚语”及“父母称谓”诸条,讲的是南京方言,或许也是当时以南京为中心的“普通话”。其中有些现在仍在使用或者在方言里使用。这里摘录几条比较好玩的内容。

   

辩讹

    “大之音,不作徒盖切,亦不作口个切,而别音打之去声。”这不就是“dà”吗?以前“大王”、“大夫(官职)”的“大”,到底是发“dà”还是“dài”,有了结论:俩都行,dà并未错。

    “巴,象形字,蛇也……日晒肉曰‘巴’”,我们老家还有这样的说法,一道好菜,就叫“炒牛巴子”,当然是辣的喽。

 

诠俗

    “言语笼罩人,使不觉,曰‘蒙’”,毋须多言,呵呵。

    “陷人于不可居之地曰‘坑’”,呵呵,同样毋须多言。

    “私合曰‘有’”,哈哈,现在一般说“有一腿”。

 

方言

    “言之多而躁曰……‘哰叨’”,现在写作“唠叨”。

    “颦而呻者曰‘哼唧’”,现在也多用“吭(kéng)唧”,这是由于“h”与“k”的讹变所致。

    “检物用曰‘拾掇’”,现在北方人常这么说,不知道南方是否也这样。

 

谚语

    “闲时不烧香,忙时抱佛脚”;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这些话,现在也都常说。

 

父母称谓

    “吴人呼父曰‘爸’……留都(南京)呼母曰……俗又呼曰‘妈’”,看来中国古代不仅仅称“爹娘”,而且现代所唤“爸妈”皆有由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