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全景6日之四:卢克索

标签:
杂谈 |
分类: 四海漫游 |
最近这些日子实在是太忙了。去了趟上海出差,然后又去了泰国普吉度假。埃及都回来一个月了,游记还没有写完。很多事情都淡忘了,不过我还是要凭着仅有的一些记忆把游记写完。不能再来一个未完待续了。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游记都是这样写到一半就撂下了,结果一搁下笔就再也拾不起来了。
上回书说到我们出海归来,在酒店用过丰盛的自助餐后倒下便睡。第二天一早我自己就醒了,只为了欣赏更加美丽的红海日出。
小心翼翼的出了房间。走到泳池边的时候看到繁星点点,东方刚刚露出一点鱼肚白。沙滩上一个人影也没有。
酒店的泳池沐浴在星光下显得格外宁静。
在沙滩上回首看酒店。一轮明月当空。
正当我陶醉在日出前的宁静的时候,没有留意不远处的地方一个阿拉伯人在一艘小船上支起了鱼竿开始钓鱼。直到他兴奋的喊了一声什么,我才扭过头去。。。原来有东西上钩了!
钓上来的是一只漂亮的乌贼!埃及人不吃这个东西,他们把它切成块用来当鱼饵钓大些的鱼。我又往海边望去,希望发现点什么。结果我果然看到一只红色的非常漂亮的热带鱼在清澈的海水中悠闲的游走!
等了一会儿,海平面的颜色开始变幻。远远的望过去,太阳的轮廓开始显现。日出的胜景用语言难以形容,但是看到太阳喷薄而出的时候还是很感动。鲜红的太阳映照下,一群海鸥在海面上自由翱翔,一艘早出的渔船缓缓驶过,构成难忘的美好画面。
简单的用过早餐后,我们再一次踏上沙漠公路向埃及南部进发。这次的目的地是埃及的古都卢克索。由于旅游业是埃及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为了保护游客,埃及在沙漠公路的沿途都布置了警戒,每500米就有荷枪实弹的士兵藏身岗楼,观察动静。
在1997年11月,在埃及卢克索城内的著名旅游景点哈特谢普苏特神庙的入口处,6名恐怖分子突然端着冲锋枪向游客疯狂扫射,当场有60余名外国游客和埃及人被打死,20多人受伤。凶手在驾车逃跑的途中与闻讯赶来的警察展开枪战,被全部击毙。事发当天,一个自称”伊斯兰集团”的组织声称对这起事件负责。
该事件发生后,赴埃及游客人数一度暴跌,埃及政府为了挽回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设立了多达3万人的旅游警察队伍,免费为游客提供保安。终于在2001年使游客人数恢复到原来水平。
到达卢克索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我们还是找了个中餐馆吃午饭。为了给仔改善一下伙食,我跑到旁边的肯德基给他买了个汉堡。虽然是快餐,可是在埃及,什么都快不了。这个汉堡加薯条我就等了足有20分钟。
吃了饭就往尼罗河西岸进发了。埃及的法老认为人的生死如同日出日落。他们生活在尼罗河的东岸,死了以后就埋葬在西岸。
我们去的帝王谷,古称"宁静之谷",这里是法老王永恒之地。帝王谷里有62个坟墓,都修筑成地下长形的地洞。这里远离市区,位于沙漠腹地。法老们幻想盗墓贼是无法忍受毒辣的太阳而长途跋涉到沙漠深处来骚扰他们。可是没有想到的是,除了著名的图坦卡门国王之墓以外,所有的墓葬都被盗空了。而图坦卡门之墓也只是因为建在另外一位法老的墓穴下面而幸存。
虽然古时候被盗墓,但是大部分墓穴里没有被动过的鲜艳的壁画值得参观。最主要的有拉姆西斯二世、图坦卡门王、托托木斯三世、拉姆西斯六世。
这里所有的墓都建于新王国时代。从地面沿台阶向下走,经过前室,就到了安放石棺的墓室。第十八王朝的墓的特点是前室和墓室成直角,而到了十九王朝之后,大多成了直线式的了。国王谷一共发现了60多处墓地,现在对外开放的墓地仅是其中10处而已。
由于禁止游客携带任何的摄像、照相设备进入,在此处我没能留下任何影像资料。
离开帝王谷后走不远就是著名的门农石像。以下是摘抄的有关介绍:
门农巨像(Colossi of
Memnon)是矗立在尼罗河西岸和帝王谷之间原野上的两座岩石巨像。原来是“阿敏何特普(AMENHOTEP)三世”法老神殿前的雕像,但神殿本身已无踪影。巨象高20米,风化严重,面部已不可辨识。坐像是由新王国时代鼎盛期的阿蒙荷太普三世建造的。坐像身后,原来是他的葬祭殿,但后来的法老拆了这座建筑,并把他做为自己的建筑物的石料。到了托勒密王朝时代,建筑物已经完全被破坏了。人们认为石像是希腊神话中的门农的雕像,就给石像取名为门农像。罗马统治时期的地震使雕像出现了裂缝。每当起风的时候,门农像就像在唱歌一样,十分神奇。但后来经过修补之后的门农像,就再也没有唱过歌。
门农巨像(Colossi of Memnon)是矗立在尼罗河西岸和帝王谷之间原野上的两座岩石巨像。原来是“阿敏何特普(AMENHOTEP)三世”法老神殿前的雕像,但神殿本身已无踪影。巨象高20米,风化严重,面部已不可辨识。坐像是由新王国时代鼎盛期的阿蒙荷太普三世建造的。坐像身后,原来是他的葬祭殿,但后来的法老拆了这座建筑,并把他做为自己的建筑物的石料。到了托勒密王朝时代,建筑物已经完全被破坏了。人们认为石像是希腊神话中的门农的雕像,就给石像取名为门农像。罗马统治时期的地震使雕像出现了裂缝。每当起风的时候,门农像就像在唱歌一样,十分神奇。但后来经过修补之后的门农像,就再也没有唱过歌。
http://img.uutuu.com/data5/a/ph/medium/080102/f3c85d2efc804d736c1615d2f42bb9d1.jpg
马不停蹄的我们快速的赶回尼罗河的东岸。这次要参观的是宏大的卡纳克神庙。
卡纳克内有数座神庙。其中的阿蒙神庙是埃及规模最大的古迹。
阿蒙神原本只是底比斯这个小部落的地方神明。中王国时代之后,随着底比斯的壮大,它与太阳神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的最高神祗。古王国时代,法老自身就是神。而到了新王国时代,法老是受到阿蒙神的庇护才存在的。因此,历代法老都在阿蒙神的信仰地建造神庙和方尖碑、神像等,供奉阿蒙神。最终形成了卡纳克极大的建筑群。
其中,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宏大的大列柱室。从入口。经过斯芬克斯神道,穿过第1、第2塔门,就到了大列柱室。高23米和高15米的两种石柱共134根,构成了如此气势恢弘的列柱室。第2塔门的巨像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像。巨大的神像两腿中间立着一人大小的拉美西斯王后的雕像。
进入大列柱室的正门之后,经过图特摩斯一世和哈特谢普苏特女法老的方尖碑,紧接着就是图特摩斯三世的祭殿。大列柱室右侧是第7塔门,通往圣池。
圣池边有圣甲虫(即屎壳郎)的雕塑。古埃及人认为屎壳郎是太阳的化身,因为他们与太阳一样早出晚归,并永远滚着一个太阳一般的圆球。每到清晨,他们就将圆球从洞中推出,如同太阳从地平线升起。
角落里无名的法老雕像。
埃及最高的方尖碑属于哈特谢普苏特女法老
请不要随意模仿下图的动作。这个姿势代表这是一位死去的法老。
圣甲虫的雕塑。据说围着这个雕塑顺时针转7圈可以带给人们好运。
神庙里精美的雕刻。
趁着太阳还没有下山,我们又来到不远处的卢克索神庙参观。
卢克索神庙是古埃及第十八五朝的第十九个法老艾米诺菲斯三世为祭奉太阳神阿蒙、他的妃子及儿子月亮神而修建的。到第十八王朝后期,又经拉美西斯扩建,形成现今留存下来的规模。卢克索神庙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三教合一的神庙。古埃及的太阳神教、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的神庙在这里和谐相处,见证了埃及光辉的历史。
双手垂立身旁,左脚伸出,表示这是活着的法老的雕像。
年轻的图坦卡蒙国王和他深爱的皇后的雕像。
著名的石柱厅。柱头的花朵是未开放的样子,表明这里的房间以前是有顶的。
这个被摸的黑黑的是什么?留给大家去猜。
猜出来了嘛?这是卢克索神庙最吸引人的地方。这个人被奉为埃及的生殖之神。因为他被发现集男女特征与一身,于是被劈成两半。结果非但没死,一年之后人们发现他居然还生了一个孩子。
从卢克索神庙出来后已经是夕阳西下了。入口处的灯光映衬着拉美西斯的雕像雄伟壮丽。
我们离开神庙后去了一个当地的集市购物。路上碰到了伊斯兰的葬礼。偷拍的一张。
在卢克索我们没有住下,而是直接上了火车,往开罗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