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我独亡”,钱穆注释“亡,同无。司马牛兄向魋,魋又有兄巢,有弟子颀、子车,皆与魋在宋作乱。”
“商闻之矣”,听闻孔夫子讲过的意思。孔子是在桓魋作乱后两年去世的,钱穆先生认为子夏说本章内的这几句话时,孔夫子已经去世了。司马牛的兄弟魋、巢等或者已死,或者在边远地区逃亡。他才有了独无兄弟的感叹。
“敬而无失”,朱熹的注释为“持己以敬而不间断”,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肃敬,是自我修养的一种要求。钱穆先生的注释则是“无失,即中也。敬而无失,操之纯熟,斯从容中道矣。”认为无失即保持中道的一种状态,“敬而无失”则是指从容于中道的状态。
本章的译文是,司马牛很忧郁地说:“人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
子夏说:“我曾经听夫子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能始终保持肃敬的处世态度,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四海之内,皆是兄弟啊。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本章中流传甚广的两句话就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对于“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的理解自古没有太大的偏差,朱熹注释为“命禀于有生之初,非今所能移;天莫之为而为,非我所能必,但当顺受而已。”不论生死,还是富贵,不是人能强求的,应该接受上天及命运的安排。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一句与儒家一向强调的亲其亲、长其长的礼制规范,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是有一定的偏差的。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于这句话有这样的注释“盖子夏欲以宽牛之忧,故为是不得已之辞,读者不以辞害意可也。”子夏这句话更多的是为了宽慰司马牛,读者不可以字面意思错误的理解其内在的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